出自清丘逢甲的《游罗浮(其十八)》
拼音和注音
wàn shān tóng yī yuè , dēng gāo zì shū xiě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月:1.一年的第一月。2.第一个月。3.一个月。
登高:1.升至高处。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4.锦的别名。
同一:(形)①共同的一个或一种:~态度|~任务。②一致;统一:~性。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原诗
罗浮看日出,奇胜甲天下。
我来兼看月,恰值中秋夜。
万山同一月,登高自舒写。
看月兼看霞,霞光照尊斝。
两山分霞处,草木为之赭。
看霞兼看云,云飞不可把。
青天如穹庐,团团覆九野。
我兼看风雨,离合此山者。
此山得天多,我得亦非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