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晓风残角。
月里梅花落。
宿酒醒时滋味恶。
翠被轻寒漠漠。
梦回一点相思。
远山暗蹙双眉。
不觉肌肤瘦玉,但知带减腰围。

作品评述

《清平乐·晓风残角》是宋代诗人谢逸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的微风吹过,只余下一角残阳。月亮中的梅花纷纷坠落。醒来时,酒的余味令人作呕。翠色的被子轻轻覆盖,寒意袭人。梦中回忆起一丝相思。远山隐约皱起双眉。不知不觉间,肌肤犹如瘦玉,只觉得腰围变窄了。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清晨的景色和一种微妙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清晨微风中残留的一角阳光,表现出时光的流转和物事易逝的感触。月亮中的梅花坠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离别的情感。酒醒时的滋味令人不快,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换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还描写了凉意袭人的轻寒,以及梦中的相思回忆。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形容肌肤犹如瘦玉和腰围减小来暗示诗人因相思而消瘦的身体和心境。

赏析:
《清平乐·晓风残角》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展现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思念。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如清晨微风中的残阳、月亮中的梅花,给人以静谧、凄美的感觉。诗人对酒醒时滋味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变幻和虚妄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最后一句通过形容肌肤瘦玉和减腰围,以身体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因相思而瘦弱的身体,进一步表达了思念之情。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离别和相思之苦的深沉感慨,给人以忧伤、凄美的印象。

作者介绍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终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谢逸的诗词成就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所著《溪堂词》“远规花间,逼近温韦” (薛砺若《宋词通论》) ,雅洁清丽,蕴藉隽妙,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明毛晋《跋溪堂词》),“标致隽永”(《词统》卷四),今存词六十二首。其词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时人称之为“江西谢康乐”。其文似汉朝刘向、唐朝韩愈,气势磅礴,自由奔放,感情真挚动人,语言流畅自如。黄庭坚说他若在馆阁中,“当不减晁、张、李商老”(晁补之、张来、李商隐)。

  谢逸的诗,文词洗炼,有古意,颇受黄庭坚欣赏,认为他诗中名句“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雕”、“老凤垂头噤不语,枯木槎牙噪春鸟”、“山寒石发瘦,水落溪毛凋”及词中名句“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糊”、“鱼跃冰池飞玉尺,去横石岭拂鲛绡”,“皆百炼乃出治者”。其生新瘦硬之处,颇得黄庭坚诗的神髓。又如《寄徐师川》诗中的“江水江花同臭味,海南海北各山川”一联字法句法都有明显模仿黄诗的痕迹。

  但谢诗中较多的是轻隽健朗,清新疏快的句子。《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虽稍近寒瘦,然风格隽拔,时露清新”,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谢逸诗清朗健拔的特色。尤其是其七言古诗,多感情充沛,辞意流注,很有笔力。其五言古诗则多写隐居生活,气格闲雅淡远,时与陶、韦相近。

  谢逸与当时著名诗人洪刍、饶节、潘大临等人关系密切。吕本中在《江西诗社宗派图》中,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谢逸等25人为法嗣,这就是在宋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江西诗派”,且评其诗曰:“才力富赡,不减康乐。”谢逸与其弟谢薖被称为“临川二谢”(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

  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述《复斋漫录》:“元估中,临川谢无逸过黄州关山可花村馆驿,遇湖北王某,江苏诸某,浙江单某,福建张某等秀才。四人知其来自临川,戏以‘曹植七步成诗,诸君七步为词’相谑。逸行五步,词成,挥毫疾书《江城子》一阙于壁:‘可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落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上晚烟笼,粉香浓,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图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标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词’闻名江南。”

  谢逸诗词中有不少描写家乡旖旎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名篇:《金石台》、《北津渡》、《吴家渡》、《望江南》等。在《卜算子》词中,较好地体现了江西诗派诗人写词好化用前人诗句的特点。前人评此词为:“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词”(《词统》卷四)。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为郑彦国编的《临川集咏》所作的序言,是其散文代表作。

  著述甚丰。著有《溪堂集》20卷,诗集5卷,补遗2卷,诗余1卷,另有《春秋广微》、《樵谈》等书,多散佚。现仅存《溪堂集》10卷,《溪堂词》1卷,有其诗216首、词62首、散文47篇。《四库全书》存《永乐大黄》辑本《溪堂集》10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临川县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征》。

诗词推荐

洋洋泌水侧,蓬室坐萧条。衣薄难胜夜,厨间空过朝。笑谈东郭履,歌诵买臣樵。但问才何似,无疑卿相遥。

清平乐

新柳休攀短短条,离愁似雪未能销。春回废苑还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德曜宅前今独去,平津门下旧相招。重来莫在花开后,拟听狂歌醉几朝。

清平乐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清平乐

涪江驶清浏,四山玉连环。中有一掌平,万井浮晴烟。莺花随世界,妙语发天悭。公来抉其秘,作堂娱燕间。袭芳皆俗好,伐木友士贤。念昔白波汹,止沸谈笑间。熙熙春台乐,谁知有今年。初度沸欢谣,愿公眉寿延。移此世界春,浩荡弥八埏。

清平乐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清平乐

危亭俯凉囿,落叶日夜深。佳菊独何为,开花得我心。韵孤自无伴,香净暗满襟。根器受正色,非缘学黄金。独违春光早,而俟秋寒侵。岂不爱周年,坐令淹寸阴。柰此清苦操,媿入妍华林。向来朱碧丛,亦复悴斯今。清霜惨万象,幽芳耿森森。持以寿君子,聊尔慰孤斟。

清平乐

江南地薄雪并寒,缘江矮屋茅复单。析薪束缊空燎眼,春阳不暖先生槃。田家利酤常苦酸,东家垆头量子宽。山公八斗焉足醉,少须暂解双眉菆。门前柳花飞作团,瑶田珠树森阑干。邹枚僵卧竟不起,对此欲赋谁同欢?南州俊髦陆与韩,躁进误刷凌云翰。售才阮生急一官,肉眼不肯空曹瞒。

清平乐

三事天衣两字师,长安风月更谁知。闲骑劣马寻碑去,醉卧荒庐出寺迟。辞赡不容夸犬子,兴阑兼许吐鱼儿。左冯假道来看我,正值严冬大雪时。

清平乐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醉歌耳热。天与此翁,芳芷嘉名,纫兰佩

清平乐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後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清平乐

种萱盈九畹,苏子忧国病。炎蒸卧百战,山立有余劲。斯人廊庙器,不合从远屏。江湖摇归心,毛发侵老境。艰难喜归来,如晴月生岭。仍怀阻归舟,风水蛟鳄横。补衮谏官能,用儒吾道盛。上书诋平津,蠹藁初记省。至今民社计,非事颊舌竞。方来立本朝,献纳继晨暝。人材包新旧,王度

清平乐

凭古城边眺晚晴,远村高树转分明。天如镜面都来静,地似人心总不平。云向岭头闲不彻,水流溪里太忙生。谁人得及庄居老,免被荣枯宠辱惊。

清平乐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清平乐

当年君子成猿鹤,物公谁能不怆神。奋翼一归霄汉后,安知不作艾封人。

清平乐

谁主谁为客。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风不定、乱云飞急。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且还我,兔园策。谁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

清平乐

各岭分岗一岭西,一峰骧首万峰低。仰看木杪楼台小,犹听云端甲马嘶。暮角回风吹落叶,晓暾笼树转寒霓。要知血食无穷处,阴壑藏雷不绕豀。

清平乐

得雨溪声壮,无风云气多。山花依翠竹,滩石乱寒莎。樵父谷中出,牧儿牛背歌。逢人间尘世,扰扰意如何。

清平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清平乐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清平乐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清平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