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乐府十首·祝河水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作品评述

译文:
河水清澈明亮,照见远处的树枝。
征人不再饮马,再次向冯夷祝贺。
从今以后亿万岁,再也不见河水浑浊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河水清澈透明的祝福和赞美。作者希望河水一直保持清澈,旅人再也不用担心饮用河水。并且希望河水的清澈犹如冯夷的身份一样长久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河水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纯净、清澈的向往和祝福。通过唐代的乐府体裁,言辞简练,意境鲜明。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作者巧妙地将清澈的河水与冯夷相比,进一步强调了对河水的祝愿,意味深长。读者读完这首诗后,也会像作者一样希望河水能一直保持清澈,带给人们纯洁美好的感受。

作者介绍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峭拔几千仞,孤高无四邻。低回倾北斗,突兀起东闽。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溪山来面势,歌吹彻穹旻。子夜先看日,阴崖后得春。三韩空琐碎,万落自埃尘。使者风流在,诗人格调新。骊珠忽投我,神笔动惊人。平昔持州契,于今识路津。去天知不远,咫尺仰威神。

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高官是强名。

一声欸乃烟波阔,千古离骚日月光。

范蒋诸贤友义申,肩吾见说倍精神。年来人物寥寥甚,更忆浦城人姓真。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南归更拥碧油幢,指点群儿受虏降。猛志不应同逝永,英名千古镇长江。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不见瓮天人,但见石上字。谁能负瓮去,夺我寥天思。瓮破奚有余,瓮在奚不足。吟作瓮天辞,摩挲石苔绿。

寸结。肝肠切。织锦机边音韵咽。玉琴尘暗薰炉歇。望尽床头秋月。刀裁锦断诗可灭。恨似连环难绝。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常思帝里奉交亲,别后光阴屈指频。兰佩却归纶阁下,荆枝犹寄楚江滨。十程山水劳幽梦,满院烟花醉别人。料得此生强健在,会须重赏昔年春。

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昔有王生,冠世文章,尝随旧游江渚。偶尔停舟寓目,遥望江祠,依依陌上闲步。恭诣殿砌,稽首瞻仰,返回归路。遇老叟,坐于矶石,貌纯古。因语□,子非王勃是致,生惊询之,片饷方悟。子有清才,幸对滕王高阁,可作当年词赋。汝但上舟,休虑。迢迢仗清风去。到筵中、下笔华丽,

凤箫声断,缥缈溯丹邱。犹是忆河洲。荧煌宝册来天上,何处访仙游。葱葱郁郁瑞光浮。嘉酌侑芳羞。雕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

晴久全无雨,溪乾半是沙。风横分雁阵,日转趣蜂衙。地僻草埋径,篱摧菊卧花。桥西一林竹,潇洒两三家。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

楚甸秦原万里平,谁教根向路傍生。轻蹄绣毂长相蹋,合是荣时不得荣。

南为鹞,北为鹰,侧目下视烟光凝。梁间燕雀何足问,鹏雏不敢当风棱。一夜春风春草绿,纵化为鸠犹带目。九霄翮铩气不折,独敛霜拳向空谷。炙手自热君自寒,批鳞容易骑虎难。山中猛虎犹自可,江上短狐射杀我。

萧条平马逐飞蓬,回首园林平露中。政事文章君得法,如今太守古人风。

雪霰飘灯春夜长,相逢旅琐莫悲伤。朱颜绿发输君少,正好驱车上太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