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放海棠

春日海棠早,媚云开远岚。
醉容犹未足,睡态已微酣。
嫩绿千枝衬,殷红一点含。
东君真有助,落笔为渠谈。

作品评述

《喜晴放海棠》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中绽放的海棠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悦之情。

诗词以春日海棠盛开为背景,通过描绘媚云散去,远岚显露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明媚和美丽。诗人运用形容词"嫩绿"和"殷红"来描绘海棠花,形容了花朵的娇美和鲜艳。诗中提到"东君",指的是东方的君王,表示海棠花媲美君王的风姿。最后两句"落笔为渠谈"表明诗人将自己的笔墨倾注到对海棠花的歌颂之中。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海棠盛开的美景,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花朵的赞美之情。诗意深邃而雅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讴歌和对生活的热爱。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的氛围,同时也能品味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日海棠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好的春天世界,展现了袁说友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清润风光雨後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篱根醉倒任斜阳,隔夜茱萸便不香。莫把黄花遮破帽,教人见我鬓边霜。

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上相经纶日,群生化育中。初开仁寿域,重立太平功。海宇还淳俗,朝廷复古风。英灵在王室,应佑宋无穷。

夜上南楼望玉京,将星光底寿星明。不须便即骑黄鹤,且为皇家致太平。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我老愚难改,年深病不瘳。乡闾仗不隽,科甲慰穷愁。拾芥虽堪喜,看花且莫留。归来修远业,可以张吾州。

有次鞭鞘陆续鸣,赭袍当殿万簪缨。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高阁去烦燠,客心遂安舒。清流中浴鸟,白石下游鱼。秋树色凋翠,夜桥声袅虚。南轩更何待,坐见玉蟾蜍。

书生亦有功名愿,与世无缘每背驰。一寸丹心空许国,满头白发却缘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1]桃花流水鳜鱼肥。[2]青箬笠,[3]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碧落远澄澄,青山路可升。身轻疑易蹋,步独觉难凭。逦迤排将近,回翔势渐登。上宁愁屈曲,高更喜超腾。江树遥分蔼,山岚宛若凝。赤城容许到,敢惮百千层。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老怀易感泪汍澜,尘世分明一梦间。精爽乘鸾云外去,空留玉骨葬青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85

精庐宴坐十经秋,瓶钵近为千里游。又是浮杯过沦海,便应飞锡入皇州。弥天谈论降时彦,结社因缘背俗流。此去定知诸念息,祇除魂梦到东瓯。

如何说。人生自古多离别。多离别。年年辜负,海棠时节。娇娇独坐成愁绝。胡笳吹落关山月。关山月。春来秋去,几番圆缺。

平居相值晚,况复道涂留。今我思挥麈,逢君为舣舟。人情方慕贵,吾道合归休。吏责真难塞,聊为泮水游。

杖头挑起一天云,政是梅花十月春。猿叫千山风势恶,雪迷万里雨声频。今朝瓢笠游方外,旧处烟霞失主人。好去著鞭行所得,他时相见话头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