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太簇为徽]于物司火,于方峙南。
璇霄来下,羽术毿毿。
祠官祝釐,聊佩全簪。
本支有衍,则百斯男。

作品评述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是佚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簇作为徽章,掌管着火的力量,屹立在南方。瑶华从天降临,羽箭飞舞。祭祀官员祝福祈祷,佩戴华丽的头冠。源自这个支系的后代,如此众多而壮丽。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隋代的祭祀仪式中,向感生帝(传说中的火神)致敬的场景。太簇作为火神的象征物,被当作徽章佩戴。火神的力量在南方尤为显著,瑶华象征着神圣的光辉,由天而降。羽箭的飞舞象征着祭祀仪式中的舞蹈和祭品的燃烧。祭祀官员佩戴华丽的头冠,向火神祈福祝福。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火神的敬仰和祈愿,以及后代的繁衍壮大。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宏大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隋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神圣氛围。通过对火神的描绘和祭祀仪式的细节,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古代的祭祀场景,让人感受到那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诗词中使用了瑶华和羽箭等象征性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和神秘感。诗人对火神的敬仰和对后代繁荣的期望也表达了对传统信仰和家族延续的重视。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隋代诗歌的特点和风貌。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饱我德更勤,青州两从事。酣饮愧无言,未尝识奇字。

山居蔬果少,口腹每劳人。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供盐贫亦办,荐酪远无因。便可呼杯勺,数朝阴雨频。

长堤隘舟车,上下无暂歇。煎熬古驿门,聒聒争琐屑。东南淮浙富,输馈日填咽。楚风习喧卑,吴舌动嘲哳。平生耽静意,投闹剧含哕。况兹道路勤,强食慰饥渴。年年嵩洛兴,久与泉石结。终当卜吾庐,云山对华发。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拼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马转栎林山鸟飞,商溪流水背残晖。行人几在青云路,底事风尘犹满衣。

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天空开翠微,不爱尘士触。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

北望一含愁,归心俯碧流。滩虽注南海,湘亦接巴流。天阙当牛斗,台城枕石头。侬家生长地,终岁信悠悠。

结庐田畴间,稔步东西陌。时哉休且休,聊以适吾适。汗漫游难逢,崦嵫日易夕。篠影延户深,苔晕补阶隙。而有蛙蚓居,口腹犹役役。顾予安一閒,顶踵蒙帝绩。发为四时吟,吟中自规益。

一夜颠风翻却天,簸将白浪到天边。康郎尚自无根脚,斗大洲头却系船。

窗下绸缪处,尊中感怆初。难危亲话重,修阻见时疏。老别堪三载,交谈胜百书。溪山已非昔,后更何如。

楼外天寒山欲暮。溪边雪后藏云树。小艇风斜沙觜露。流年度。春光已向梅梢住。短梦今宵还到否。苇村四望知何处。客里从来无意绪。催归去。故园正要莺花主。

自从篱菊报香衰,便说南枝与北枝。底事频来问消息,山翁近日绝无诗。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

万里三韩国,南风几日程。海平蛟室净,天近使星明。玉帛通新好,梯航续旧盟。归时应不远,还与雁南征。

金鞭遥指玉堂寒,惊起将军夜出关。三尺镆铘清四海,搀枪一扫绝痴顽。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敢以敬恭。陈之玉帛。德包含养。功藏灵迹。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细筭人间千万事,皆输花底共开颜。芳菲大率一春内,烂漫都无十日间。亦恐忧愁为龃龉,更防风雨作艰难。莫教此后成遗恨,把火樽前尚可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