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孙觌的《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pī pī jì hé yī , cǎi cǎi mù xu p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采采:犹言采了又采。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原诗
铜臭应作幺,梦尸当得官。
喁喁鱼聚沫,戢戢蚋集酸。
高人有远抱,一笑视鼠肝。
水将洗耳用,山作拄颊看。
种芳茹秋菊,搴秀纫春兰。
披披芰荷衣,采采苜蓿盘。
三径偭真境,一瓢非世欢。
富贵挽不来,为我歌考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