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元日》
拼音和注音
wǔ shí jiāng hú kè , fēng chén yī shì wé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一事:1.一件事。2.服役一次。3.方言。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五十江湖客,风尘一事违。
渔樵供药饵,雨雪偃荆扉。
白发诗篇苦,清斋病色微。
平生拚纵酒,今日不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