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昌黎验长常携尺为韵赋笋五首

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
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作品评述

《以昌黎验长常携尺为韵赋笋五首》是宋代舒邦佐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家的苍头奴,亲手斫下玉竹,携带着尺子。担心春风恶劣,吹散了竹枝的高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家中的苍头奴(指种竹子的奴隶)斫下玉竹,并将尺子带在身边。诗人担心春风的猛烈吹袭会将种植的竹枝吹得东倒西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场景,通过对竹子和尺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在这首诗词中,竹子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而尺子则代表着人类的努力和规划。诗人以苍头奴的身份,表达了对自然风力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物的关注和细致的观察力。

整首诗词行文简洁明快,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和尺子的对比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变幻和不稳定性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在细微之处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词以简单的场景和形象,传达了深刻而微妙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悟。

诗词推荐

早慕浮云耻系匏,泠然风驭起三茅。青菁可种无闲地,黄鹤归来失旧巢。石鼎颇传惊俗句,醉图未免取僧嘲。何须西望长安笑,谁是平生莫逆交。

百年村落半丘墟,垂老经过一柅车。金石阙讹秦汉旧,山川胜绝晋唐余。醉题墨淡尘昏壁,诗社人亡泪溅裾。名宦半生成底事?早时恨不学犁鉏。

漏泄春光有阿亨,一双诗眼太乖生。草根未响渠先觉,不待黄鹂第一声。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规模肯堕管萧亚,梦想每驰河渭间。竹帛竟孤千载事,江湖敢恨一生闲。残功赖有吾儿续,把卷灯前为破颜。

一蓑一笠一孤舟,万里江山独自游。有人问我红尘事,笑入芦花不点头。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谁能将我语,问尔

冰鉴悬秋,琼腮凝素。铅华夜捣长生兔。玉容自拟比*娥。妆成尤恐*娥*。花影涵空,蟾光笼雾。芙蓉一朵溥秋露。年年只在广寒宫,今宵

知时膏泽下新正,便觉欣欣物意生。细雨寒梢半檐滴,单床孤梦五更声。两年元日嗟萍梗,万里殊乡付酒觥。不似斗杓容易转,只今迎岁指东城。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尚方绶带迎嘉节,中禁彤闱纳美祥。畴德珍符方瑞圣,后天宸寿永无疆。

年年佩温故,先入一枝来。岁寒吾与女,欲别重徘徊。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舜江楼上一徘徊,四面云山锦障开。于古岂徒贤二相,只今睍可致三台。月明鼓角空中起,风静波涛地底回。别驾清名动乡国,金鞍五马望重来。

七十行年戴石屏,同时诸老各凋零。扁舟归去自渔舍,冷骨秋来更鹤形。天地无情头尽白,江山有分眼终青。剡溪定有人乘兴,月下柴门不用扃。

万顷重湖东复东,意得得怕打头风。故畦遗穗粼粼在,野水寒林处处通。鸿雁汀洲渺葭苇,牛羊篱落见儿童。衣冠尘土空头白,惭愧扁舟把钓翁。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