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秀才

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
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
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作品评述

《送窦秀才》是唐代朱庆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南才子日纷纷,
少有篇章得似君。
清话未同山寺宿,
离歌已向客亭闻。
梅天马上愁黄鸟,
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
回头应笑晚从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窦秀才的送别。诗人称赞窦秀才在江南地区是才子辈出的地方,但很少有人能够写出像窦秀才一样的文章才华。诗人说他们虽然没有在同一个山寺住宿时交谈,但他已经听到了窦秀才的离歌声从客亭传来。诗人运用了梅天、马、黄鸟、泽国、帆和白云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窦秀才的赞美和送别之情。最后,诗人表示窦秀才虽然名声很高,但年纪还很年轻,将来或许会回头嘲笑自己晚年才从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江南地区的才子和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窦秀才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的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细腻的意象,如江南才子纷纷涌现、窦秀才写作才华出众、离别时的歌声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感和感人之情。作者通过对窦秀才的描述,间接表达了对自己年少时追求文学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窦秀才前途的祝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晚年从军的遗憾和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婉转的语言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窦秀才的赞美、对才子辈出的江南文化氛围的赞叹,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自己年少时追求文学的回忆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先生有道无守田,长歌击壤醉伊川。今式玄冢高嵩峦,嗣子诗礼老益端。少从父友学其难,一书百读口角涎。父友寸步简策边,声名九州四海宽。时有狂澜汇怒湍,百媸安肯一著妍。独乐园中往复还,蝴蝶沼上青草烟。书成砚穴气桓桓,苍生属望十九年。圣时未肯误儒冠,倏见佩玉朝珊珊。

长江风雨急,巨石虎狼蹲。水自分三道,舟唯过一门。细观真眩目,平下亦销魂。忠信知堪仗,见曹不用喧。

倾盖江头许定交,谈经论事听忘劳。辙环万里犹持橐,门掩三秋却梦力。流水落花公境界,摘山煮海我官曹。人生五马从来贵,行乐何须叹二毛。

迎春宝胜插钗梁,拂钿裁金斗巧妆。上作君王万年字,要知长奉白云觞。

台府官醅岁岁新,兰亭春胜镜湖春。三山小瓮虽堪笑,也向湖边作醉人。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山简酣歌倒接罒离,--刘蕃看朱成碧无所知。--鲍防耳鸣目眩驷马驰,--谢良辅口称童羖腹鸱夷。--严维兀然落帽灌酒卮,--沈仲昌太常吏部相对时。--严维藉糟枕麹浮酒池,--丘丹瓮间篱下卧不移。--吕渭叫呼不应无事悲,--郑概千日一醒知是谁。--陈元初左倾右倒人避之。--迥(失姓)

诗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永叔以澄心百幅遗圣俞,圣俞有诗。)知君也厌雕肝肾,分我江南数斛愁。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被老相催虽白首,与春无分未甘心。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

胜日事幽寻,乘兴从所适。西风飘杖履,偶作洞霄客。穿云渡涧岗,扪萝转空碧。七人今何在,九销峰峦峦。黄冠喜我辈,倾怀论宿昔。汲泉煮山苗,异气穿几席。区区名利人,到此尘机息。

方帽卫寒,重检校、旧时农圃。荒三径、不知何许。但姑苏台下,有苍然平楚。人笑此翁,又来访古。况五湖、元自有,扁舟祖武。记沧洲、白鸥伴侣。叹年来、孤负了,一蓑烟雨。寂寞暮潮,唤回棹去。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蹇驴缓跨,迢递至京城。当此际,正芳春。芹泥融暖飞雏燕,柳条摇曳韵鹂庚。更那堪,迟日暖,晓风轻。算费尽、主人歌与酒,更费尽、青楼?与筝。多少事,绊牵情。愧我品题无雅句,喜君歌咏有新声。愿从今,鱼比目,凤和鸣。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不羡君为花县宰,羡君日坐漪岚堂。有时酒兴兼诗兴,无限山光与水光。百姓熙熙知教化,群胥凛凛对风霜。公馀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初还相印罢戎旃,获守皇居在紫烟。妄比酂侯功蔑尔,每怀疏傅意悠然。应将半俸沾闾里,料入中条访洞天。十载别离那可道,倍令惊喜见来篇。

眼看重阳又过,难教风日晴和。晚蝉声咽抱凉柯。长天飞雁去,人世奈秋何。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脚下荒坡。登临还见旧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阳多。

学从元字起,贞实已先元。密玩坤乾易,精控宇宙根。与公传后世,有客践前言。万古立鳌极,惟思夜气存。

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