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若言佛有说,执指为真月。
月指两俱迷,昧修多罗□。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若言佛有说,执指为真月。
月指两俱迷,昧修多罗□。

诗意:
这首诗来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二十一篇,诗人探讨了关于佛法的表达与理解的主题。诗中提到佛陀的言辞,将它们比喻为月亮,而指引佛法的手指则被视为真实的月亮。然而,诗人指出,无论是佛陀的言辞还是指引佛法的手指,都存在着一种迷惑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佛法的表达和领悟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佛陀的言辞比作月亮,强调了它们的重要性和价值。然而,在这样的表达背后,诗人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佛法的真实含义是否能够被言语所捕捉和传达。他提到,就像月亮的指引会使人迷失方向一样,佛法的言辞也可能会导致迷惑和困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达方式的思考和怀疑,暗示了言语表达的局限性。它呼唤读者超越言辞的表面,去体验和领悟佛法的真实内涵。诗人通过这种短小精悍的诗篇,引发了对佛法的深入思考和探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类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探讨了佛法言辞的局限性,引发了读者对佛法真实含义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智慧和真理的道路上,言语只是指引,而真正的领悟需要我们超越言辞的限制,通过个人的体验和领悟去探索。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至哉厚德,陟配天长。沈潜刚克,广大无疆。资生万物,神化含章。同和八变,神灵郊祥。

五峰天外立,驴脚惯经过。十载身萍梗,今朝面薜萝。云低山色暗,风急树声多。蜡屐何时办,来听樵五歌。

三人相对眠,眠中各自梦。觉起偶开门,老树绿不动。

二年憔悴三鸦,无米无钱怎养家。每日两养唯是藕,看看口裹是出莲花。

禽声春后变,柳色夜来深。老子关门坐,无人识此心。

礼行东朝,乐奏大吕。羽术森陈,簪坤式序。云幄邃央,宏曲是举。天子万年,母备环宇。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从来贵士衡。

昨夜小筵欢纵。烛房深、舞鸾歌凤。酒迷花困共厌厌,倚朱弦、未成归弄。峡雨忽收寻断梦。依前是、画楼钟动。争拂雕鞍匆匆去,万千恨、不能相送。

讲虎天华随玉尘。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僧偷指注。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归对学徒重自诉。从前见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横暮雨。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

尽室居幽谷,乱山为四邻。雾深知有术,窗静似无人。鹤语松上月,花明云里春。生涯更何许,尊酒与垂纶。

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人世那有此,心疑是庐山。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平地起屏障,倚空开旗旃。潜抱秀润质,不露奇怪颜。乃知名山尊,未与几岭班。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何必出锋锐,要骇

黄叶西陂水漫流,籧篨风急滞扁舟。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归心喜便风,孤棹出吴淞。急雨捎寒浪,残云逐断鸿。渔人舟是宅,龙伯水为宫。浩荡烟波里,长吟兴不穷。

仙观在云端,相思星斗寒。常怜呼鹤易,却恨见君难。石罅青蛇湿,风榸白菌干。终期花月下,坛上听君弹。

宦情一似秋容薄,归兴浑如酒味浓。台上望乡何处是,夕阳影里暮山重。

耿耿银潢净,窗月莹如冰。朱丝一扣,万籁不起冷光凝。千古遗音犹在,一洗淫哇郑衙,北里与南陵。孰识兴亡事,哀乐不同情。咽流泉,戛鸣玉,击浮金。老龙啼晓,幼猿忽复暮山吟。为我临风再奏,仙鹄翩翻十二,感物一何灵,此曲谁当听,四海有知音。山谷听宋宗儒摘阮歌:翰林尚书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为龙,不用即为鼠。便教老却英雄,草庐烟舍,也须有、着闲人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