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拟古》
拼音和注音
míng yuè zhào wǒ shì , lǎn yī qǐ zhōng t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中堂:1.正中的厅堂。2.庭院。3.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书画。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明月照我室,揽衣起中堂。
北风卷帷幔,罗袜微有霜。
崇兰委芳质,寒螀鸣近床。
平生所亲者,宛在天一方。
相思无由理,况此寒夜长。
单居易为感,不觉涕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