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见

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作品评述

《梦中见》是宋代诗人王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人携带着紫竹,徜徉在花下唱着春曲的场景。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声音,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的感慨。

诗词中有一个鹤发的老人,他手中拿着紫竹,这一景象很有趣味和想象力。紫竹是一种常见的竹子,而老人携带着它,可能是用来作为乐器演奏春曲的道具。花朵在老人的周围开放,这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新生和希望。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诗词的意境突出了春天的往来和变化。春天来了,花朵自然会绽放,而春天过去,花朵也会凋谢。这种变化是自然界的规律,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叹。同时,诗中还出现了杜宇的鸣叫声,这是乡村景象中的一种常见声音,与花朵开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表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律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美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变化。这首诗词充满了朴素自然的意境,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让人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有所思考。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有酒或一醉,无酒终日闲。雨足通南涧,木落见西山。饭饱出柴门,本散腰脚顽;偶然遇野人,笑语欲忘还。

郡间思退隐,嘉致望云秋。旧客容谁访,新诗许我留。棋窗寒日短,琴幌夜灯幽。青琐无归梦,期憎话沃洲。

春时江上帘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斧斤牋不死,半藓半枯槎。寂寞幽岩下,一枝三四花。

风和雨。又送一番春去。春去不知何处住。惜春无觅处。柳老空抟香絮。莺娇乍迁芳树。回念故园如旧否。不堪闻杜宇。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

诏出金钱送酒垆,绮楼胜会集文儒。江头鱼藻新开宴,苑外莺花又赐酺。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纡。绣筵莫道知音少,司马能琴绝代无。。”

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清讴。流年未肯付东流。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冷烟千顷酿寒威。晓霜重压征衣。休教六花飞。忆尚有、游人未归。江空岁晚,故园秋老,行色莫依违。特地与君期。趁南浦、莼鲈正肥。

玉座临轩宴近臣。御楼灯火发春温。九重天上闻仙乐,万宝床边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劝醉醺醺。岂知头上宫花重,贪爱传柑遗细君。

钦永早患失,光禹晚志得。飘风一鸿毛,何能盎人国。已重物乃轻,此理要深识。方寸浩然气,天地吾其塞。

环峙山川秀气锺,人烟楼阁郁重重。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海曙扶桑红影湿,堤春杨柳绿阴浓。子胥已远岳侯死,斗柄聊洗磊块胸。

丧归荆楚痛遗民,修好行人继入秦。不待金仙来震旦,君王已解等冤亲。

野服纶巾。白须红颊,无限阳春。二满三平,粗衣淡饭,钟鼎山林。尊前喜气轮囷,道蚕麦、今朝甲申。天放新晴,人占一饱,老子宽心。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陶公解印还。

头风初愈喜身轻,书卷时开觉眼明。养熟犬鸡随坐起,性灵乌鹊报阴晴。韭菘飣餖春盘好,芝术簁和腊药成。自笑衰残杀风景,灯时不拟入重城。

过了荼醾与素馨,一春风雨欠追寻。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平生有志欲归休,老向殊方尚转流。五亩桑今如卜宅,千章荻可比封侯。几经峡口江水夜,往看峨眉山月秋。终恐官曹败人意,不如一笠钓沧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