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谢枋得的《秦人洞》
拼音和注音
lái bì qín rén wàn shì xiū , niǎo tí huā luò jǐ chū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万事:万事wànshì一切事情;全部事情万事如意
鸟啼花落:意思是形容凄凉的情景。
避秦: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指躲避强暴或战乱。簏名。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原诗
来避秦人万事休,鸟啼花落几春秋。
洞门深锁无人到,山自青青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