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僧寺

亭宇无庙落叶天,西风一榻称高眠。
夜深更爱松间月,破碎清光落枕前。

作品评述

《宿僧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郑伯玉。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宇无庙落叶天,
西风一榻称高眠。
夜深更爱松间月,
破碎清光落枕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僧寺过夜的情景。诗人来到僧寺中的亭宇,天空中没有庙宇的存在,只有落叶飘舞。在西风的吹拂下,他躺在一张简陋的床上高高入眠。深夜里,他尤其喜爱松树间的月光,那清澈的光芒穿过树枝洒在他的枕前,犹如破碎的碎片。

赏析:
《宿僧寺》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宁静的僧寺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平静。诗中的亭宇无庙、落叶天等描写,呈现出僧寺的荒凉和寂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西风一榻称高眠,揭示了诗人在这个僻静的地方,远离尘嚣和繁杂,享受宁静和宽广的心灵空间。夜深更爱松间月,破碎清光落枕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月光的赞美。与松树的交融中,月光以破碎的形式洒在诗人的枕前,这种景象给人以宁静、幽静的感受,并在无声中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共鸣。

整首诗构思简练,意境清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追求宁静、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事物的敏感和赞美。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幽静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引发读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推荐

皎皎鸾凤姿,飘飘神仙气。梅生亦何事,来作南昌尉。清风佐鸣琴,寂寞道为贵。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毫挥鲁邑讼,目送瀛洲云。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

花木重重鹿苑春,萧然一室坐安贫。真乘但要心知法,喜舍无如药济人。增损诸方精古义,窥寻六脉妙通神。长沙旅泊无聊赖,诗乞刀圭养病身。

缤纷紫雪浮须细,冷淡清姿夺玉光。刚笑何郎曾傅粉,绝怜荀令爱薰香。

凉秋湖上过雨。作意回商素。暗绿翻轻盖,萧然姑射俦侣。妆脸宜淡伫。红衣妒。步袜凌波去。异香度。天教占断,风汀月浦烟渚。纤尘不到,梦绕玉壶清处。多少芳心待怨诉。无语。飞来一片鸥鹭。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燔肉苟不至,何暇税冕行。一日废礼经,不如无此生。相鼠知拱手,寒暑不变更。威仪特文具,衽席为乱萌。蔑知圣人意,但以口舌争。如彼为肉者,死即五鼎烹。

年来五十筋力衰,不耐风霜不耐雪。手为寒凋可鑢磋,足为冻冽如刀切。泥泞跋涉负涂豕,硗确陟降蟠山鳖。欹行横行又跳行,忍痛忍饥复忍渴。此劳此苦岂再堪,焚舟之战惟一决。

左原冢孙产巴东,山灵地秀兼长雄。自小赤心天与通,可惜五十方治中。北风吹沙暗中渡,不合吹君落南去。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自怜五十鬓如丝,更把閒身与物驰。惟有高人收倦翼,世间万事一弹棋。

今日是重阳,劳师访野堂。相逢又无语,篱下菊花黄。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壮心负光岳,病质落幽燕。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岁时如有水,风欲不同天。家庙荒苔滑。

奴僮尔趋勿迟久,去省瓶中有馀不。毋论多少速携来,我已持杯先在手。长年燠热类炎夏,今日寒风透窗牖。篱边黄菊带清露,沙际流梅似初有。尝临书卷问古人,教我真筌如一口。不须辛苦学餐霞,但祗开怀多食酒。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净一真心,振三毒垢。如来亲试,迦叶称首。圣教推崇,哲人遵守。衣三食四,住处五名。曰十二行,对治修行。十三或八,要以三并。练磨三境,摄化三乘。起四欢喜,行四圣种。以戒为基,止观相踵。大矩崇规,链金烹矿。号菩萨僧,志惟坚勇。知足少欲,伏我受

帝里高人宅,苍苔远径深。卷帘山入户,摘果鸟移林。石治养龟水,月台留客琴。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洞庭万顷秋月,君山一点晚烟。安得幅巾无事,酒船吹笛江天。

御柳依然绿,宫苔取次生。黄鹂深处语,不似旧时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