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张问陶的《月夜宿梓潼(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ān jìn duō qiū qì , yán liáng wù hòu p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秋气:秋气,拼音是qiū qì,汉语词语,释义是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
炎凉:(名)热和冷,用天气的变化来比喻人情的变化无常,对待不同的人或者奉承巴结,或者冷落疏远:世态~。
物候:(名)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动物的冬眠,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等)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原诗
山近多秋气,炎凉物候偏。
云黄初打麦,树暗未呜蝉。
不用寻方曲,依然御楚绵。
阴虫何大早,终夕语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