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麟老韵五绝

客尘悟了息攀援,万事虚浮一聚烟。
挂佛壁间趺坐隐,绕檐翠柏解谈玄。

作品评述

《和麟老韵五绝》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尘悟了息攀援,
万事虚浮一聚烟。
挂佛壁间趺坐隐,
绕檐翠柏解谈玄。

诗意: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人意识到了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的虚妄,并通过禅悟摆脱了这种束缚。他选择在佛像的壁间静坐,隐藏自己的身影,绕着庇护他的青翠柏树,与世界的繁华纷扰解开了深奥的玄谈。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五绝形式表达了王炎的内心感受。诗中的“客尘悟了息攀援”,表达了诗人对于纷繁世俗的厌倦和超越的渴望。他认识到了世间的一切皆为虚幻,如同烟云一般聚散无常。接着,诗人选择在佛像的壁间趺坐,将自己隐藏起来。佛像象征着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与佛像的亲近,寻求心灵的安宁和自由。最后两句“绕檐翠柏解谈玄”,意味着诗人远离喧嚣,在青翠的柏树环绕下,解开深奥的玄谈。这种选择和境界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于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于内心自由的追求。通过佛像、柏树等象征性的意象,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南春水碧于酒,客子往来船是家。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插檐冰筹长新寒。薄日欺云到屋山。见晛半消梅额粉。因风犹染鬓毛斑。书生闭户眠仍稳,游子扁舟兴欲还。客里情怀逢岁晚,麴生邀我一开颜。

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

古人不到处,吾子独留心。

易外家风未兆时,三更黑马上乌鸡。而今拨转机轮也,刹刹尘尘更是谁。

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丹灶今何在,白云无定期。昆仑烟景绝,汗漫往还迟。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

装轻路稳好兼程,还向鵷班侣隽英。自叶流根谁识此,老农摩腹送余生。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谁是知非便肯休,空言大道眼前头。惟思利已浮名重,岂信功高入品流。

玉蕤五出是天姿,六出时时更绝奇。夜半同参雪花去,春风元自不曾知。

两字虽差远,花繁好作名。假饶千万偈,难状尔多情。

朱华通奏见晨晖,内寺传薰得早归。私舍不应劳薄澣,天花仍在净名衣。

当年杜撰讲天台,活被平人掘窖埋。若是黄金铸灵骨,臭尸不到鬼扛抬。

浮云漠漠云摇天,乳燕翻飞落野田。轩冕尽知为上客,衣冠谁解说前贤?闭门种菜殊无策,坐石看松不记年。世事东风吹马耳,锦帆金谷已茫然。

水落洲争出,天寒日易昏。倦游来异县,小隐住荒村。鹤骨缘诗瘦,鸡肤借酒温。长须烦洒扫,吾欲叩柴门。

松溪水色绿于松,每到松溪到暮钟。闲得心源只如此,问禅何必向双峰。旧游前事半埃尘,多向林中结净因。一念一炉香火里,后身唯愿似师身。

马迹车声断已无,邻翁笑语自相呼。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徒。愍物欲师僧施食,畏人愁报吏催租。陈蕃壮志消磨尽,一室从今却扫除。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人物寥寥甚,禁许回旋。愧我推挤不去,尚新官对旧,后任如前。与故人饮酒,月露写明蠲。叹书生、康时无计,谩忧思、时堕酒痕边。且只愿、早休兵甲,长见丰年。

袅袅秋风起洞庭,银洲宫阙渺空青。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寄语东风为吹拂,本来面目自风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