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牡丹

烂熳香风引贵游,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不得王孙一举头。

作品评述

《万寿寺牡丹》是唐代翁承赞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具有浓郁诗意的景象。

烂熳香风引贵游,
高僧移步亦迟留。
可怜殿角长松色,
不得王孙一举头。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绚烂的花朵被香风吸引着贵客前来参观,
就连高僧也情不自禁地驻足留连不去。
可怜的是那座殿角上的长松树,
却无法得到王公贵族们的一举头的赏识。

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寺牡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花朵纷繁绽放的美丽景象,吸引了众多的贵客前来欣赏。甚至连高僧也不禁驻足观赏,对这片美景感到着迷。然而,即使在这美景之中,仍然有一座殿角长满了松树,却不被王公贵族们所重视,无法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注意。这个场景呼应了现实中的一种现象,即优美的事物并不一定会得到每个人的共同欣赏,有时候甚至会被人们忽略或被遗忘。

这首诗通过对花朵和树木的对比,以及对贵客和王孙的对比,表达了人们的喜好和审美观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美的认知是主观的,并且受到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影响。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这种情感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芳岁已三换,宠名仍再迁。生平一丘壑,衰晚右橐鞬。客眼登楼外,乡愁把酒前。巾箱多旧赋,只是欠归田。

黄芦洲上雪初乾,风撼枯枝晚更寒。静舣小舟谁得似,生涯潇洒一渔竿。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小雨山寒占麦秋,溪南溪北水交流。桃花又报东风急,云带雨来山欲浮。

白头归老荷君恩,一代勋名众所尊。自古年华稀七帙,本朝科甲重三元。海中仙子长生箓,洛下先生独乐园。怪见台光映东壁,郎官又侍紫微垣。

一别已五载,重来得旧朋。秋风多改叶,童行半为僧。暂憩亦云好,长游愧未能。前山久相识,为我碧崚嶒。

春山秋亦佳,霜树风更落。阴晴卷复舒,气象今非昨。功名等浮云,文字悬高阁。胜扫胸中奇,还将贮丘壑。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玉钩斜畔隋家塚,一样千秋冷夕曛。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鲁语诲时羽,商书称时敏。一字该二义,学者盍重省。又日新其德,成汤常自儆。三月不违仁,颜子独深领。今日或因循,明日澡即新。前月或断续,此月或断续,此月复即仁。圣贤惜分阴,於此犹克克。学者能用力,其名曰竞辰。人有一大时,一去不复仍。十五入大学,明德与新民。二十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一春不到阖闾城,花事阑珊却此行。万佛阁深留塔影,小吴轩静度莺声。松林月暗山精泣,石磴人稀磷火明。野衲那知兴废事,只将经卷了生平。

清晨起搔头,荷锄出门去。露湿野草花,香来不知处。

赤鉴有遗利,旷古无人兴。今师欲断海,海若当效灵。

近郊胜处小云居,一水如龙凑佛庐。长记钓蓑披雪去,砖炉温酒煮溪鱼。

鹅溪未易扫千寻,龙箨何曾看溢林。谁遣琅玕青我眼,道人披腹有高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

人言好雨智地节,红白纷纷奈若何。田父相呼稻当种,园官语我菜添科。日长燕子自无事,渚涨桃花思泛波。寄谢同参二三老,未妨乘间数经过。

我要警昏迷,迷人愈见疾。九年面壁坐,不露一毫厘。法说无可说,机陈不二机。个中若不会,学取须菩提。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