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至聊述怀二首

管城脱帽即诗成,尚挟琴书困笔耕。
自可追风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鸣。
心于外物无荣辱,身与虚名孰重轻。
醉里工为青白眼,定应阮籍是前生。

作品评述

《和至聊述怀二首》是宋代王炎所作的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管城脱帽时就能创作出诗篇,而在琴书之间也能陷入沉思。这表明作者具有文学才华和对音乐艺术的喜爱。他希望自己能够追随风云,不受限于地域,不畏艰辛,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他也不畏惧警戒的露水和高山上的鸟声,表达了他的豁达和无畏的精神。

作者认为心灵与外物无关,荣辱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而身体与名利之间的取舍则是他思考的焦点。他在醉酒的时候以清醒的眼光看待世事,这表明他具有超脱尘俗的洞察力。最后一句提到了阮籍,暗示作者认为自己有着前世的亲缘关系,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阮籍这位才子的致敬。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名利和世俗荣辱的超然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诗中融入了王炎独特的感慨和人生观。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平湖近西垣,杖屦可以游。偶从大夫後,不往三经秋。盎中插蒲莲,菱芡亦易求。闭门具樽俎,父子相献酬。

流铃响,龙驭_云来。夹道骞华笼彩仗,红云扶辂辗天街。迎驾鹤__。

江枫新染绿衣衫,知费春风几杷蓝。道是春光在桃李,试除桃李尽教参。

药与疾相当,何恙不能已。良医善用药,疾去药亦止。晨晡节饮食,劳佚时卧起。藉臼米长生,耄期直易尔。

灊山诗伯锦裁篇,玉树郎君手为编。美似洛花争晓靓,清如江月赴秋圆。力追杜老今谁拟,亲得陵阳夜半傅。再拜一吟三太息,青灯细雨伴凄然。

五月炎歊早,冰盘未荐瓜。客中如许热,林下岂无家。体炙巾缯火,肤斑点铁砂。一杯庆七十,汗滴暮楼霞。

小姑家住秣陵西,惯听城头乌夜啼。向为无郎嫌出入,不知门外是青溪。

村媪群观笑老翁,宦途何处苦龙钟?霜毛瘦骨尤千骑,少见行人似个侬!

形容淹白昼,意向落清樽。客榻犹移雨,邻园自掩门。秋高江一色,风起月多痕。忽忽孤生感,真难薄俗论。

论子论交事契深,同年同里又同心。登堂未展庞公拜,梦奠俄惊尼父吟。自古阴功天所予,如公遐福世同歆。老成渐渐凋零尽,空有潸然泪满襟。

黄絁制袍白布袴,长须扶拜翁翁墓。残骸倘未随朝露,鱼菽一年来一度。

凌歊台上青青麦。姑熟堂前余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纷纷倾夺苦多谋,得势还怀失势忧。丞相不须嗔蔡泽,此时当问老穰侯。

百病起於情,情轻病亦轻。可能无係累,却是有依凭。秋月千山静,春华万木荣。若论真事业,人力莫经营。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旨酒告洁,青蘋应候。礼陈瑶币,乐献金奏。弹弦自昔,解冻惟旧。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两地参天命曰人,灵龟端合取诸身。笑渠到处间寻觉,直信人言井有仁。

诗老吾衰矣,秋风又飒然。黄花香五度,八十太公年。

昨日寄君诗,诗说心契深。君诗今日来,深于我诗心。期君松不老,我得如蔓草。相依无弃憎,分我风月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