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所居六咏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作品评述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幽居有古意,
在幽静的居所感受到古人的意境,
义井分西墙。
义井被分隔在西墙之间。
谁云三伏热,
有人说这是三伏天的炎热,
止须一杯凉。
只需一杯凉水即可解暑。
先生坐忍渴,
先生坐在那儿忍受着口渴,
群嚣自披猖。
周围的喧嚣自顾自地传遍。
众散徐酌饮,
众人散去后慢慢品味饮品,
逡巡味尤长。
品味的过程更加持久。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幽静的住所中的一幕。他的居所有着古老的氛围,义井被分隔在西墙之间,给人一种古意。有人说这是炎热的三伏天,但苏轼认为只需要一杯凉水就能消暑。然而,他坐在那里忍受着口渴,周围的喧嚣却不断传来。当众人离去后,他慢慢品味饮品,这种味道更加持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苏轼幽居的场景和他对炎热天气的感受。通过对比幽静与喧嚣、渴望与满足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我安宁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义井"和"一杯凉"都有着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对于平凡事物中的享受和满足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和淡泊的情感,流露出作者在尘世中寻求内心宁静和自我满足的心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既洁酒醴,聿陈熟腥。肃将震念,昭格储灵。展矣礼典,薰然德馨。愔愔管磬,亦具是听。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骑马英尘本不知,作新轩榭发幽奇。缬云山色屏千曲,绣地花光春四时。涤器讵须能赋客,力书自有起家儿。心肝呕出无空处,一宿相酬不废诗。

复卦起潜龙。戊己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却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

东风阑槛两三亭,游人步晚晴。蜂回蝶转得能轻。忽然春意生。花未老,酒须倾。劝君休独醒。古来我辈最钟情,举头百舌声。

此道元来即是心,人人抛去却求深。不知求却翻成外,若是吾心底用寻。

飘零长是客,节物更催人。前日方辞腊,今朝又得辛。一天回暖气,九陌动游尘。心爱青藜杖,多年伴老身。

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馀引未全歇,凝悲寻迥至。星井欲望河,月扇看藏笥。谁念因声感,放歌写人事。

何处温泉火井,谁家熊席狐裘。堂燕几番炎热,冰蚕一茧绸缪。

雪浪云烟日卷舒,去城远近聚廛居。千年堤岸园沙市,十里人烟半竹庐。荆国平分荆水阔,楚楼遥接楚天余。江民日与波神狎,只把涛雷当噏嘘。

疾风吹雨回江城,櫓牙呕哑潮欲平。客居喜无人事撄,相与环坐临前楹。眼中水怪状莫名,出没沙觜如浮罂。复如缁笠绝两缨,浑沌七窍俱未形。块然背负群虾行,嗟其巧以怪自呈。凝目戄视相将迎,老渔旁睨笑发声。曰此水母官何惊,江流如奔绝沧瀛。潮汐往来月为程,藏纳众污无满盈。

尝记停骖古郢州,待晴曾是贾胡留。锦囊亦有阳春句,不得亲题白雪楼。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

暖发黄宫和气软。雪里精神,巧借东君翦。嫩蕊商量春色浅。青枝疑是香酥溅。谁道和羹芳信远。点点微酸,已向枝头见。休待玉英飞四散。且移疏影横金盏。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缄题桂阳印,持寄朗陵兄。刺举官犹屈,风谣政已成。行看换龟纽,奏最谒承明。

大句闳篇久擅场,一函初得胜琳琅。少陵雅健材孤出,彭泽清闲兴最长。世外麒麟谁可系,云中鸿雁本高翔。白头多病襄阳守,展卷临风欲自强。

秦国功成思税驾,晋臣名遂叹危机。无因上蔡牵黄犬,愿作丹徒一布衣。

书生总不羁,岂是谬进取。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三年客江湖,风浪恣掀舞。君门九天上,一一守菟虎。是间无先容,何忍弃外府。万卷久已破,一字未及吐。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传闻两坑石,妙处天可补。试遣长须来,拜赐君已许。

整顿乾坤,恨无袖、回旋不足。须付与、腰金叠赤,面槐参绿。功业岂无人可了,英豪自有心相伏。自孤窗、寒烛听经纶,常三复。举大白,倾醽醁。为公起,歌此曲。曲中意惟有,斯贤堪属。萱草喜除烦恼障,莲花妙享清凉福。愿年年、团扇弄生绡,长如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