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功山(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

作品评述

泥功山(贞元五年于同谷西境泥公山权置行成州)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
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
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
寄语北来人,后来莫匆匆。

中文译文:
早晨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傍晚又沉浸在泥泞之中。
泥泞并非一时的现象,是数百年辛勤修建的结果。
我们并不畏惧道路艰难漫长,愿意和泥泞共存。
原本白马和铁骊马并存,而现在只有铁骊马一种品种了。
小儿变成了老头,时光流转如此匆忙。
人们可怜伶仃透顶的猿猴,无力报复折损的死去的鹿。
给北方前来的旅人一封寄语,希望你们不要匆忙走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行经泥公山的情景。泥公山是一座位于行成州的山,山路泥泞,通行艰难。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行走在泥泞山路上的辛苦和困厄。同时,泥泞山路成为了这个地方人们辛勤劳动的象征,表达了人与大地相互依存、共同进退的精神境界。诗末寄语北来的人们不要匆匆走过,暗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环境,并不要轻易放弃或忽视辛勤努力所带来的成果。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虽然只有八句,却能让人产生深思,体味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送客客为谁,朱门处士稀。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古寺随僧饭,空林共鸟归。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

残梦腾腾。好鸟一声呼醒。小窗明、萧萧鬓影。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到如今、有谁怀省。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哄痴儿、堪声弄景。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也微酣、带些春兴。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恩分千里赏犹轻,好建精思李柏亭。日映普壶融皎洁,风临玉树发葱青。高名竞慕蒲葵扇,雅操宁施刻镂屏。梦得惠连青草句,虚传李白是金星。

迅濑拖舟上,危梯蹑屐登。山光翠欲滴,水气热如蒸。路转藤萝暗,天开物象澄。邱园足逋客,应得薦贤能。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成缣犹自陪钱纳,未直青楼一曲歌。

绿树莺声老。金井生秋早。不寒不暖,裁衣按曲,天时正好。况兰堂逢著寿筵开,见炉香缥缈。组绣呈纤巧。歌舞夸妍妙。玉酒频倾,朱弦翠管,移宫易调。献金杯重叠祝长生,永逍遥奉道。

天应知我厌驱驰,故遣虺隤掩敝帷。一纪穷愁严濑梦,三年长至武林诗。山深无事尚堪隐,岁暮不归何所为。此世与身总非昔,可能杯酒答深悲。

桃花映面方留咏,藤刺缠身始悟禅。短发镜中霜薄薄,修眉窗下月娟娟。

风荷珠露倾,惊起睡。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

宣哲维公,就位肃庄。册宝具举,丕下其光。出于宸闱,鼓钟喤喤。母德天下,万寿无疆。

残照催行棹,乘春拂去衣。海棠花下醉芳菲。无计少留君住、泪双垂。烟染春江暮,云藏阁道危。行行听取杜鹃啼。是妾此时离恨、尽呼伊。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蹋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旋移桐树占高冈,更喜松筠翠作行。檐外参差见林影,门前溶漾足溪光。天涯留落还相识,地上经营岂太忙。好事肯来三径在,已添篱菊待重阳。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洪渠。俄然见青天,焰焰升蟾蜍。◇忽阴气生,四面如吹嘘。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搜寻起龙蛰,下击墓与墟。雷声每轩轰,雨势随疾徐。初若浩莫止,俄收◇无余。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顷刻百变态,晦明谁卷舒。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扰扰泥淖中,无异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百年閒梦寄山窝,世态人情任唯阿。竹里贞心经岁老,梅开白眼看人多。身从野叟分樵牧,莫遣山灵扫桂萝。黄阁朱崖身外事,一蓑牛背夕阳歌。

宫殿参差列九重,祥云瑞气捧阶浓。微臣欲献唐尧寿,遥指南山对衮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