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肃

笾豆簠簋,黍稷非馨。
懿兹彝器,厥德惟明。
金石匏革,以和以平。
繇此无体,期乎永宁。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肃》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衮。这首诗描述了郊庙祭祀的盛况,以及祭祀所用的器物和祭品。

笾豆簠簋,黍稷非馨。懿兹彝器,厥德惟明。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繇此无体,期乎永宁。

中文译文:

笾豆、簠簋,黍稷并不香。这些神圣的器物,体现了人们的美德。金石、匏革,以和谐以平安。通过这些祭祀,我们追求永久的宁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郊庙祭祀的盛况,以及祭祀所用的彝器和祭品。诗人以简练的词语表达了祭祀所呈现的庄严和肃穆之感。

第一句描述了祭祀所使用的器物,包括笾(一种盛粥的器具)、豆(祭品之一),以及簠簋(容器),黍和稷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粮食祭品。诗中提到它们并不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些祭品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奉献。

第二句强调这些彝器体现了人们的美德,彝器是古代祭祀时所使用的祭器,它们象征着人们的崇高品德和善良行为。这些器物反映了人们对美德的追求和崇拜。

之后的两句描述了金石、匏革等祭祀所用材料的使用,表达了祭祀的和谐与平安。金石代表坚固和稳定,匏革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器具,这里象征祭祀的平安和和谐。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祭祀永久宁静的期许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展示了古代祭祀的庄严和肃穆,强调了祭祀所承载的美德和平安,以及人们对于永久宁静的向往。

诗词推荐

往事空求佛,当年误买邻。悠悠思舐犊,烟雨暗松筠。

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眼欲观书身欲眠,斜拖黄卷曲肱边。不须身眼争然否,试待醒来问孝先。

长记劳君送远。柳烟重、桃花波暖。花外溪城望不见。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我有凌霄伴。在何处、山寒云乱。何不随君弄清浅。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邂逅清羑屡不期,病来无奈羽觞飞。醉乘篮轝江边去,长伴渔舟月下归。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陋巷晨炊乐一箪,慕膻逐臭两知难。自甘香积伊蒲馔,宁叹栏干苜蓿盘。禅老竹萌资净供,诗人菜把诮园官。喜参玉版宗风在,何待丛林一击看。

片石飞来入品题,曲栏池上尔偏宜。老怀易得生欢喜,冷面相看又赋诗。

人生非金石,寓形宇宙间。抱才既沾禄,知休即辞官。委心随去留,避俗谢往还。遑遑欲何之,富贵不可干。划然发长啸,白云起南山。

一阵西风满地烟,千军万马浙江边。官司把断西兴渡,要夺渔船作战船。

仙李蝉嫣系绪长,彤岩谱牒自曹王。滔滔江汉流波漫,濯濯芝兰奕叶芳。陵井已偕儒术显,异岩尤擅史才良。榆枌倍借钧重,阀阅高腾万丈光。在昔五之皆瑞晋,祗今三薛共推唐。何人说似公安诞,趺坐众来见未尝。不是老聃钟瑞异,也应太白减精芒。直从上界飘霞佩,来向尘寰艳织襄。疑

谈天渠外更谁先,聊复怜渠与酒钱。富贵不愁天不管,不应丘壑也阕天。

忘机室亦空,禅与沃州同。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谁倚柁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君向长沙去,长沙仆旧谙。虽之桂岭北,终是阙庭南。山霭生朝雨,江烟作夕岚。松醪能醉客,慎勿滞湘潭。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圣主今无外,怀柔遣使臣。大夫开幕府,才子作行人。解剑聊相送,边城二月春。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僊归龙去草树草,蔽翳不复人踪通。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侨寓江城意岂疎,得亲仙李似南舒。高门带佩昭寰宇,一代勋庸切太虚。相业自应求的子,老成宜复被亲除。中兴文物须名世,会见金珂下直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