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作品评述

《赠李士云》

李子山水人,
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
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
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
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
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
他年在寥廓。

中文译文:
送给李士云

李子是山水之人,
常常居住在城郭之间。
毫端展现出风姿美丽,
心与手初次相交互。

我听闻大梵天,
驾驭着孔雀与雄鸡。
手握铃铛,挥舞红幡,
浩劫中洁净无为。

你能够追求仕途,
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寂。
我们相互验证真实性,
在未来的广阔空间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题目为《赠李士云》。诗人通过赠送这首诗词给李士云,表达了对他人生境遭遇的思考和祝愿。

诗中以李子为形象,将他比喻为山水之人,寓居于城郭之间。李子的容貌风姿绰约,但内心与外在的交融还未完全实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外表和内心的协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接下来,诗人借用了大梵天的形象,描绘了李士云在世事中的执着追求。大梵天驾驭孔雀和雄鸡,象征着李士云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具备勇气、智慧和雄心壮志。他手握铃铛,挥舞红幡,表示在浩劫中能够保持无为的心态,不受外在环境的干扰。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李士云的情感交流和对他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他们相互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共同探索人生的真谛。他们在未来的广阔空间中相逢,表达了对李士云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士云的赞美和期许,表达了对追求事业和内心寂寞的人的理解和鼓励。诗人以精湛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对李士云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祝愿,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功名不胜纪,四諡叹犹疏。

一琴一鹤一扁舟,南北东西更九州。一曲湖山真得计,半生交结尽清流。

少狂籍草共追欢,铁笛横吹到夜阑。老怕画檐风露冷,不如吹烛隔窗看。

白杨夹道起秋声,要使征人恨不平。自笑一生成底事,元常笔秃却谈兵。

一榻卧云长至日,半炉宿火欲明时。年年来此南窗下,不怕风霜容易欺。

蹄豚盂酒祝瓯窭,一饱人间百事休。已约山妻同野饭,今年又胜去年秋。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章立太平。

君子亦保物,保故不保新。筇生蜀部石,貂走阴山尘。善扶巇崄路,能暖唐羸身。行坐不可舍,常如睹斯人。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桑眼已开芳尽长,西畴东墅足相羊。麦风初暖燕争疊,林雨忽晴蛙满塘。野老新衣逢社喜,山妻椎髻为簪忙。纷纷游骑踏花去,谁识吾家旧草堂。

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投纶溪鸟伴,曝药谷云飞。时向邻家去,狂歌夜醉归。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崖悬怯吾顾,潭空沁我心。匪斯涉游趣,敬慎识官箴。

芙蓉照水桂香飘,车马纷纷度六桥。锦幔笼船人似玉,隔花相对学吹箫。

吾年未七十,颇觉惭昏耄。旧事尽遗忘,独余山水好。天寒附叶炎,尘埃满乌帽。客至欲逢迎,无奈筋力耗。君当恕衰翁,遮莫谓予傲。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

稳袖三年手,新锄十丈园。傍山移早筀,扫径斸孤根。琐碎梢头影,凄凉竹外村。可人风月地,头角见龙孙。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邻曲。本固枝叶蕃,无若君之族。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俸馀不自有,卖田偏豀谷。计口给之食,昏旦常陆续。吉凶更资助,常使有馀畜。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君归广此意,胜处新卜築。周遭植名花,中间敞家塾。少长驱之学,毋间

潮涨湛芳桥。难渡兰桡。卷帘红袖莫相招。十二阑干今夜月,谁伴吹箫。烟草接亭皋。归思迢迢。兰成老去转无聊。偏恨秋风添鬓雪。不共魂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