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

省话何须吞炭瘖,安贫便是直钩心。
看来世事真飘瓦,笑杀时流重注金。

作品评述

《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访三首
省话何须吞炭瘖,
安贫便是直钩心。
看来世事真飘瓦,
笑杀时流重注金。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天童僧惠杲书记袖中的诗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赞扬和对世事的思考。诗中探讨了省话、安贫、世事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和真实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句"省话何须吞炭瘖"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在对话交流中,不需要吞咽炭火般的痛苦,只需坦诚直言。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真实和诚实的珍视。

第二句"安贫便是直钩心"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认同和对安于现状的理解。诗人认为,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纯粹比物质的追求更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看来世事真飘瓦,笑杀时流重注金"通过对世事变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轻浮和虚荣的嘲讽。诗人认为,世间的荣辱和财富都是短暂而虚幻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和快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真实、纯洁和内心追求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冷静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词推荐

晓云开。睨仙馆陵虚,步入蓬莱。玉宇琼甃,对青林近,归鸟徘徊。风月顿消清暑,野色对、江山助诗才。箫鼓宴,璇题宝字,浮动持杯。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故国千里,共十万室,日日春台。睢社朝京非远,正如羹、民口渴盐梅。佳景在,吴侬还望,分阃重来。

丈夫贵自奋,何必恃贻谋。当年功不立,古人重为忧。太师忠顺公,没世有余休。令子一何贤,耻随资荫流。碌碌奉朝请,帝恩何以酬。郁郁不快意,上章闻冕旒。愿为循良吏,未甘恩泽侯。天子嘉乃诚,锡命莅同州。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勿谓绮纨子,当有

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春风处处堪携手,何事临池苦学书。

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秋风何事趣归期,人物凄凉渡欲垂。学道须从年少日,苦心直到岁寒时。近来乡国无消息,老去情怀怕别离。愧我徒增怀橘念,弊裘犹自客京师。

湖上足清昼,雨余生绿阴。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比如去岁前年,今朝差觉门庭静。玉轴锦标无一首,知道先生还佞。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无花堪散,亦无香积斋衬。回首雪浪惊心,黄茅过顶,瘴毒如炊甑。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三处飞来一样奇,佛无所择我何辞。重轻较到毫厘处,鸣雁行中此白眉。

尽日、任梧桐自飞,翠阶慵扫。闲云散缟。秋容莹、暮天清_。斜阳到地,楼阁参差帘栊悄。嫩袖舞凉腮,拂拂生林表。荡尘襟,写名窈。携手故园,胜事寻踪,松篁幽径窈。曲沼瞰静绿,荫檐影、龟鱼小。信倦迹、归来好。倩叮咛、长安游子道。任鬓发霜侵,莫待菱花照。醉乡深处老。

移舟春岸晓,小雨欲晴时。烟树望疑暗,水程行较迟。推蓬山色近,得句野鸥知。来往无多路,归囊又一诗。

裙芳老尽,海棠花时候。雨过寒轻好清昼。最妖饶一段,全是初开,云鬟小,涂粉施朱未就。全开还自好,骀荡春馀,百样宫罗斗繁绣。纵无语也,心应恨我来迟,恰柳絮、将春归後。醉犹倚柔柯,怯黄昏,这一点愁,须共花同瘦。

忆见特公赏秋处,凉溪看月清光寒。今夕深溪又相映,特公何处共团圆。

老身到此合称翁,双足蹒跚两耳聋。聊托迂疎民世表,幸无名字到官中。生期槁木寒灰尽,性与孤猿野鹤同。去岁有锥无地卓,今年锥地并皆空。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银城遮不尽淮山,许事何缘便达天。谁遣诗人强饶舌,和山失却忽苍然。

湖上悠然度几春,勇抛荣禄遂天真。青蒲翠竹围华屋,白酒黄鸡命里人。果下有时乘小驷,儿曹方见拥朱轮。田园岁入千锺美,肯似疏家苦畏贫。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