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戚继光的《盟忠楼》
拼音和注音
jué dǐng kāi gāo gé , xióng guī zhuàng běi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高阁:(名)①高大的楼阁。②放置书籍、器物的高架子:置之~|束之~。
绝顶:(副)极其;非常:聪明~。②(书)(名)最高峰:会当凌~,一览众山小。
北门:北向的门。喻指北部边防要地。唐宋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指翰林学士。指唐代禁军的北衙。《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复姓。《左传》有北门驷﹐《尸子》有北门子﹐《庄子》有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原诗
绝顶开高阁,雄规壮北门。
侧身见辽海,举首接天阍。
击楫前贤志,裁襟国士恩。
叮咛二三子,毋负此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