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悟人寂寂心寥廓,迷者忙忙到处错。
普观迷悟实无因,祗这如来大圆觉。

作品评述

《学无学颂一十五首》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修行道路上的迷惑和觉悟的主题。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悟人寂寂心寥廓,
领悟者的内心宁静而空灵,
迷者忙忙到处错。
迷失者却忙碌着,四处迷茫地错过了真理。

普观迷悟实无因,
普遍观察迷茫和觉悟都没有原因,
祗这如来大圆觉。
只有如来的大圆觉是唯一的彻悟。

这首诗词通过对迷与悟的对比,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状态和境界。诗人认为,那些迷失的人忙于追求外在的事物,却无法获得真正的觉悟。相反,真正悟道的人内心寂静而开阔,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诗中提到的“如来大圆觉”指的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诗人认为唯一能够带来真正觉悟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迷与悟的对比,呼唤人们要从繁琐的日常生活和迷茫中解脱出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它提醒人们要抛弃浮躁的追求,回归内心的宁静,通过深思熟虑和智慧的积累来获得真正的悟道。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寂静与启迪,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群花烂熳,春色浓如酒。芳草绿铺茵,正荼コ、牡丹时候。佳辰协瑞,来降蕊宫仙,珠帘卷,画堂深,香雾腾金兽。朱颜绿鬓,不改长安旧。金盏莫辞深,拚通宵、尽从银漏。笙歌丛里,欢笑度年华。看荣贵,有儿孙,永祝松椿寿。

桃花已满秦人洞,杏树犹存董奉祠。莫怪寒梅独多叶,只缘乐府有新诗。

南园苦箸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

新河洗马晚苍苍,风急城孤古膳房。分道往年频失利,筑垣今日见周防。转输几实饥人腹,锋镝新扶战士疮。乳哺庙谋应不后,坐看穷徼系苞桑。

陈国机权未可涯,如何后主恣娇奢。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

洗雨吹风送晚春,尽收红紫布青云。眼前消长谙已久,清坐不妨长闭门。

不爱簪裾陪盛列,终年深隐养天机。静闻风雨眠渔艇,闲称林泉挂道衣。门接水村多野色,鹤当莎径立残晖。高吟幽赏无羁束,始觉趋时事事非。

明月帐中泣,悲风营外歌。彷徨夜惊起,何事楚人多。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效命自无恨,君王其奈何。

空山草木固能长,迩日曾经剪伐荒。一笑为渠成解说,政防妨我步斜阳。

蹋踘复蹋踘,佳人当好春。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它宅媚流光。绮襦珠络锦绣裆,草相漫地绿色凉。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步矫且捷如凌波,轻尘不上红锦靴,扬眉吐笑颊微涡。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市夹河漘好,桥当浦口雄。湿云低障日,斜雨急收风。石岸蜿蜒去,松江杳霭中。知几吾晚矣,惭汗过垂虹。

玉梅花底旧青灯。照我鬓星星。寒透远山屏。无梦到、春垆酒瓶。江空岁晏,路迷人远,消得几沉凝。一夜玉壶冰。又恼得、文园病成。

三尺婆娑树,千英一律妆。眼孤犹眩彩,鼻熟不知香。向月资清润,承风发素凉。众芳如不忌,移植近潇湘。

溪声急,无数落花漂出。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须信芳菲随失,况复佳期难必。拟把此情书万一,愁多翻阁笔。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伤哉利禄。

夜床风雨梦到处,东湖西山如接连。安信喜随乌鹊后,雅怀知寄白鸥边。轩窗春动花阴满,图史香浮墨色鲜。个里诗书应有味,不妨兼读养生篇。

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几载鸡窗求道,费他兔楮铅丹。经书子史尽蹄筌。鹿走徒嗟秦汉。百代兴亡瞬息,徒留纸上陈言。谁知太始道常存。乌兔仙家修炼。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