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高攀龙的《戊午吟(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ì kàn tiān rén wú jiàn chù , bù zhī tiān dào qǐ zhī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天道:1.天气、气候。2.时分。
岂知:岂知,汉语词汇。拼音:qǐ zhī 释义:那里知道。意谓不知道。
试看:试着看看﹔且看。
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无间:1.指没有间隙:亲密~。2.连续:他每天早晨练太极拳,寒暑~。3.不分离:~是非。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原诗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
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
试看天人无间处,不知天道岂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