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溪路邂逅傅骐骥之在所沽酒话别(其一)》
拼音和注音
zhuó jǐn jiāng tóu shān sì wéi , yóu rén ài shān zì wàng g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锦江: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游人:游人yóurén[visitortopark,etc;tourist;sight-seer]见“游客”
江头:江边,江岸。
四围:四围sìwéi四周;周围在房子四围遍植花草
濯锦:成都一带所产的织锦,以华美著称。亦指漂洗这种织锦。江名。参见“[[濯锦江]]”。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濯锦江头山四围,游人爱山自忘归。
山光不为人转改,冉冉绿雾黄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