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居

居僻恬无事,开轩挹晚晴。
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
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
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

作品评述

《僻居》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这首诗以婉约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僻静而宁谧的居所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僻居
朝代:宋代
作者:宋伯仁

居住在僻静处,宁静无事,打开窗户迎接晴朗的黄昏。细雨滋润云彩,风轻拂燕子的身躯。有孩子争抢着梨和栗子,没有朋友来问候生死。常常因忧虑而喝酒,剥啄声敲打在门扉上。

诗意:
《僻居》通过对僻静居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悦和对人事纷扰的远离之情。诗中展示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突出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疲倦和厌倦之情。

赏析:
《僻居》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宁谧的居住环境。首句“居僻恬无事”一下子勾勒出诗人居住的地方安静而闲适的景象。接着,“开轩挹晚晴”展示了诗人打开窗户迎接晴朗黄昏的情景,这一景象呈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在第二联中,通过“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的对比描写,诗人展示了雨水的柔和和风的轻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细腻之美。

在下联中,“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揭示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和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孩子们争夺着梨栗,而没有朋友来问候诗人的生死,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常常借酒消愁的情感,同时门外剥啄的声音也映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封闭。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人情世故的疏离和孤独感。这首诗以细腻的触感和淡泊的情怀,给人以安宁宜人的感受,引发读者对自然、孤独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楚公仙去几秋风!巷陌萧条旧隐空。遗老即今无处觅,断香残照泪痕中。

午窗随分理残香,扫地关门付小苍。连夜月无昨夜色,今朝雨有几朝凉。白头凝望家千里,黄耳寄归书一箱。遍问西畴全熟否,还乡百口免忧皇。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一苇江头杨柳春,波心不见昔时人。雪庭要识安心士,鼻孔依前搭上唇。

坐忆故园人已老,宁知远郡雁还来。长瞻西北是归路,独上城楼日几回。

触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却迷津。井籐梗上存余命,石火光中保幻身。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闲春。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

虽为林园居,不忘江湖趣。更着小舟横,无惊野禽聚。

閒窗日上三竿竹,窗下娇娥整轮辐。匆匆未暇理云鬟,半朵青鸦倚红玉。青梢摘尽银香囊,画栏平倚斑筠筐。时将纤手翻雪霜,酥胸玉面同光芒。捧归细卷银成索,牵出忪忪云一握。珠唇呵挺气温温,鹦觜踏车声络络。今年莫怪功绩稀,阿奶勒绣鸳鸯帏。如今织出秋江练,十月正好裁新衣。

小孤隶舒州,谁将峭崖削。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绿篠裹山胁,白浪沸山脚。向背千万态,浑不假镌凿。危亭嵌空搆,四绝屯烟幕。几点沤浮现,灭没鸥自若。庙额锡惠济,轩窗辉丹雘。夫人象服严,香灯闲疏箔。风露展幽扃,震撼陵虚阁。朱方金焦奇,莫敌此开拓。来时棹扁舟,两岸

问既一般,答说相似。饭里有砂,泥中有刺。

青衫县尹沈泉久,黄绶尉曹华发多。重到滩头旧游寺,一觞独举奈愁何。

已办僧心,未圆僧相。才得方句,便成和尚。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闢场。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外署清郎出佐州,嘲辞不畏上山头。天中倦目迷云阙,江上归帆避石邮。佳设自随宾早晏,还书宁畏渚沈浮。疁田越铺农知劝,时伴春旗暗绿畴。

春在壶中晚更长,众仙相命醉霓觞。戏将龙脑真珠网,搭上周回碧玉廊。

君不见山东健妇把犁耕,子美为赋兵车行。我赏一读三欢息,尚想青天闻哭声。又不见峡女生涯城两脚,鬓发飘萧不堪掠。我赏三复负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山东征战苦未平,峡女家贫无{左豆右斗}升。吾邦之俗异于是,赋调不苛闾里宁。八月诗人歌载绩,馀暇不如同力穑。况复樵枯良易

枢星居紫极,摇映使星明。天下推名德,君家好弟兄。一台振网纪,列郡想风声。不试褰帷手,官曹未易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