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择公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

作品评述

《别择公》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黍离不再念宗周,
何暇去雷塘吊一丘。
如果问起西来的师祖的意思,
竹西的歌声吹奏着扬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离开择公后的心情。黍离指的是苏轼离开择公之后,不再念及宗周(择公的别号),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情感的转变和放下。雷塘指的是苏轼当时所在的地方,他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去雷塘吊祭已故的亲友,进一步强调了他与过去的一刀两断。诗的后两句提到若问西来师祖的意思,指的是苏轼在扬州的时候与西来的师祖(可能是指诗词界的前辈或同辈)交流,他认为扬州的竹西地区的歌声和音乐才是他所追求和珍视的。

赏析:
《别择公》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述自己离开择公后的心情变化,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情感的转变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的黍离和雷塘都是暗指,通过具象化的手法,表达了苏轼对于自己人生的态度和选择。他放下了过去的束缚,转向了新的人生道路,希望通过与西来的师祖交流和扬州的音乐艺术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择公的告别和对新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苏轼豁达、洒脱的个性特点。同时,通过对于过去和未来的对比描写,诗中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豁达、自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精神激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双带绣窠盘锦荐,泪侵花暗香销珊瑚枕腻鸦鬟乱,玉纤慵整云散。苦是适来新梦见,离肠争不千断。

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风流合是阶除玉,爱惜真成掌上珠。纡彩绶,荐芳壶。老人还醉弟兄扶。问将何物为儿寿,付与家传万卷书。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只将诗律对晴窗,我本无为人自降。曹子棒头施色五,崔侯厅下植松双。千篇堪友骑鲸李,八咏当奴梦笔江。文字兴余行乐耳,肯容碧玉自盈缸。

脯麟炮凤饮鲸吞,肯学寒儒啮菜根。琴古无阶登舜殿,诗穷作崇客羌村。可怜书画科俱废,谁谓文章技未尊。世上金台随处有,吾贫聊复赠君言。

阁铃无响昼辉迟,短发山巾尽日欹。战蚁群行开蛰后,暝禽相语欲栖时。遥通窦水添新溜,密数庭花记落枝。讼息宽条恩莫报,晚年馀有白云期。

连素穗,翻秋气,细节疏茎任长吹。共作月中声,孤舟发乡思。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销减,态凝伫。百花休谩妒。陌上风光浓处。繁杏枝头春聚。艳态最娇娆,堪比并,东邻女。红梅何足数。陌上风光浓处。日暖山樱红露。结子点朱唇,花谢后,君看取。流莺偏嘱付。陌上风光浓处。忘却桃源归路。洞口水流迟,香风动,红无

雨里船中只好眠,不堪景物妒人闲。岸如玉案平铺却,飣餖真山作假山。

入得冶父门,不避冶父剑。剑下蓦翻身,为君通一线。吃底劈胸拳,透底生铁面。莫怪粗粝藜,方便没方便。

异时小杜高眠地,几向秋风听楚江。身世浮云那可计,试留双竹守寒窗。

朱槿不堪留,牵牛上竹幽。蛩声清夺漏,鹰翮劲思秋。掩卷悲先哲,看山忆旧游。闺情兼旅梦,百虑五更头。

惠理呼猿日,葛仙成道时。地胜人难到,去来谁得知。

云驭洋洋,既歆既顾。悠然聿归,曷求厥路。钦想颂堂,跋立以慕。麦我肸乡,莫不怪象。

天地浑无滓,清光濯肺肝。倚风哦绝唱,想像见仙官。照我竹书冷,恋君银鬓寒。家山想同梦,倚玉夜阑干。

眷此岩壑胜,领客共登临。危栈临不测,巘涂历崎嵌。俯仰极高低,上下穷幽深。来登空明山,千崖正沉沉。下瞰清罗江,古木郁萧森。清风万里来,层云汤孤襟。有客可共赋,有酒可自斟。此景岂易得,此乐岂易寻。吾生今老矣,遁迹归穷岑。一棹下潇湘,此别意难任。别后无相忘,诗成

淮西留滞昔经年,唯有诸任时往还。炊黍留宾不嫌陋,借书度日免长闲。归来潩水无水问,梦绕伊家古桧间。二老旧游唯我在,後生谁复识苍颜。

伟哉登国世,灵武定戎兵。拓土能图大,求才实励精。公侯新爵重,台省旧风清。自匪谟长世,鸿图岂易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