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同次明诸君采莲泾閒泛》
拼音和注音
cǎi lián jīng shàng yǔ chū shōu , qiū sè cuī rén làn màn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烂漫:(形)①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山花~。[近]绚烂。②语言或行动坦率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天真~。
秋色:(名)秋天的景色。
漫游:(动)任意游乐:~东湖。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采莲泾上雨初收,秋色催人烂漫游。
日暮白蘋风乍起,陂南黄叶水交流。
美人齐唱沧浪曲,綵鹢斜穿窈窕洲。
落尽晚花无那冷,一樽相属更夷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