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

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侵苔藓山湿,尚写墨本传东吴。

作品评述

《楚州》

楚州淮阴娑罗木,
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
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侵苔藓山湿,
尚写墨本传东吴。

中文译文:
楚州的淮阴娑罗木,
霜露的荣耀如今怎样?
能使草木不枯死,
当时因为有北海书。
荒废的碑石侵袭着青苔和藓苔,山湿。
仍然书写着那东吴的传世之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沈长卿创作的作品,描绘了楚州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中以楚州的淮阴娑罗木为起点,娑罗木是一种高大的树木,象征着生机和繁荣。作者通过描述霜露的荣耀,暗示了过去的辉煌和兴盛。然而,现在的情况如何呢?这是作者的疑问。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北海书。北海是传说中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的一个重要地方,也是历史上楚州的一部分。北海书象征着古代文化和智慧的传承。诗中表达了当时有北海书的存在,暗示着楚州的文化底蕴和辉煌历史。

然而,诗句中也透露出一种衰败和消逝的感觉。荒废的碑石上覆盖着青苔和藓苔,暗示着历史的荒废和岁月的侵蚀。尽管如此,这些碑石上仍然写着东吴的传世之墨,展示了曾经辉煌的东吴文化。

整首诗通过描绘楚州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尽管时光流转,文化可能逐渐被遗忘,但历史的痕迹仍然存在,提醒着人们珍惜和传承文化。这首诗以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展示了沈长卿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情感表达。

诗词推荐

红尘道上马纷纷,延绿亭中杳不闻。日转长林移树影,雨余芳径长苔纹。闲吟自策青藜杖,高卧谁书白练裙。寡过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负斯文。

刻简以珉,铸宝以金。持节伊谁,时惟四郎。自我文德,达之穆清。委蛇委蛇,往迄于成。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一衲缠身便有们,乱山深处卜幽居。举头物物皆呈露,试问金多得似无。

三更哩出舍郎。最相当。神丹就,养儿娘。一对阴阳真个好,坐车厢。金牛子,载搬忙。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不下珠帘怕燕瞋。旋移芳槛引流莺。春光却早又中分。杏火无烟然绿暗,梨云如雪冷清明。冶游天气冶游心。

去岁营船隩,今朝馆汶阳。海空沙漠漠,河广草茫茫。家国哀千古,男儿慨四方。老槐秋雨暗,孤影照淋浪。

玉帛征贤楚客稀,猿啼相送武陵归。湖头望入桃花去,一片春帆带雨飞。

当时苦口曾不道,悟来灵骨方寻讨。练江寒月两萧萧,浮云散尽天如扫。

濒海数十里,饥民及万家。雨多忧坏麦,春好忍看花。凿浅疏田水,占晴视晚霞。老农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形声幻为,闻见智随。自然出碍,平等何疑。莹明而绝累,圆应而无疵。而今问你,且道是谁。

一道经花玉线。二轮日月烹煎。三车搬运入丹田。四海云游走遍。五色霞光出现。六情变作青莲。七真攒聚性圆圆。八臂金刚伏善。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风枝摇曳似相招,雨经清幽意转绕。陶令远公今岂是,共君闯过虎溪桥。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不死逾八旬,几度见宾雁。

轩前无物但长空,孤月忽来东海东。圆满定从何处得,清明许与众人同。怜渠生死未能免,顾我盈亏略己通。夜久客寒要一饮,油然细酌意无穷。

繁华敢望。自喜清贫状。老屋三间空荡荡。几册闲书架上。客来或问中庵。平生虎穴曾探。隐几悠然不答,窗间笑指山岚。

嶓冢山头是汉源,故祠寂寞掩朱门。击鲜藉草无穷乐,送老那知江上村。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