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

低枝垂蕊逗疏阴,不学髯龙干百寻。
此去江南知几驿,只今谁动故人心。

作品评述

《次韵陈文仲探梅二绝》是宋代葛立方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低枝垂蕊逗疏阴,
不学髯龙干百寻。
此去江南知几驿,
只今谁动故人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梅花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梅花低垂的枝条上垂挂着花蕊,在稀疏的阴影中摇曳。诗人通过与梅花相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佩之情。他说自己不像那些长须的巨龙能够干涉百寻之事,即没有令人震撼的功绩,但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与友人相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他离开故乡前往江南,心中想知道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有多少个驿站,而现在他所思念的故人又是谁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身的谦逊态度。诗中的梅花被描绘得婉约而美丽,低垂的枝条和垂挂的花蕊构成了一幅清幽的景象。诗人通过与梅花相对比,自谦自己没有像巨龙那样的壮丽和威严,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他离开故乡前往江南,思念的心情在诗中透露出来,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未知。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梅花和自身的比较,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情感。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旧脱败蓑乱,新添华节高。肃容春尚静,侠气夏方豪。黄孕子鱼腹,青披孔雀尻。丰撞知可制,雷动景锺号。

许田流寓因相识,岁歷今移十二辰。别墅已荒三径草,素衣犹化九衢尘。悬瓢颜巷安贫久,泣玉荆山失意频。莫向明时便招隐,重来须醉杏园春。

庾信何愁,休文何瘦,范叔一见何寒。梅花酷似,索笑画檐看。便肯嫣然一笑,疏篱上、玉脸冰颜。须勤赏,莫教青子,半著树头酸。朱阑。聊掩映,昆仑顶上,琪树团栾。命儿曹班坐,草草杯盘。旋折溪边□朵,E029蕤泛、蕉叶杯宽。从教□,尊前有客,拍手笑颓山。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狐狸而苍。

祷雨当年百丈峰,森森夹径耸修筇。甘霖尚想四垂合,清境无因一到重。仙伯遗纵参佛迹,王公新咏张军容。索诗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击钜钟。

昨夜天成雨,今朝水满池。睡酣浑不觉,想见竹声奇。

才子浮生促,泉台此路赊。官卑杨执戟,年少贾长沙。人去门栖鵩,灾成酒误蛇。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风顺潮平日脚收,钱塘江上遇中秋。堂堂背月争门入,要把平安报冕旒,

滴尽思亲泪,犹残影吊形。眼花浑作黑,颔底更能青。少也投三赋,今焉忽一星。此生成底事,用脚不曾停。

愁鬓丁年白,寒灯丙夜青。不眠惊戍鼓,久客厌邮铃。汹汹城喷海,疏疏屋漏星。十年穷父子,相守慰飘零。

海上采珠人,惟视夜光吐。携持以为珍,美价重合浦。异哉足照乘,殷勤献明主。远物奈不宝,弃之犹粪土。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鹄袍待对满京华,刚许癯儒作探花。性淡不知花可探,班头独立紫宸衙。

驴耳对轩轩,争酬价十千。眈眈两虎视,不值一文钱。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寻常。珊瑚宝玦久零落,空有妙艺传文章。至元天子亲召见,徒步便赐中书郎。奏图每得天颜喜,盛以金匮白玉堂。遂令世人争贵重,门户杂遝如堵墙。雍初腾踔晚一蹶,五陵豪气无时忘。

君登青云去,余望青山归。云山从此别,泪湿薜罗衣。

江月江烟望白门,春风春雨自黄昏。年年杨柳无消息,夜夜梨花有梦魂。苏小香车松下路,莫愁芳树水边村。缄情欲寄双飞燕,肠断回文是泪痕。

凭栏试觅红楼句,听考考、城头暮鼓。数骑翩翩度孤戍。尽雕弓白羽。平生正被儒冠误。待闲看、将军射虎。朱槛潇潇过微雨。送斜阳西去。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