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猷挽词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従涕,尽是当年不忍欺。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作品评述

《徐君猷挽词》是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友人徐君猷的离别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艘小船南游,结果未能归来,
清江水照着赤壁,照出了人们的悲伤。
请看,行路无处可流泪,所有的眼泪都是真心流出。
雪后,独自来到种柳的地方,竹林中走过,又采茶时节。
山城已经散尽了樽前的客人,旧恨和新愁只有自己明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徐君猷的离别之痛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江水照人的悲伤景象,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落寞和伤感。作者表达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泪水,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雪后独自来到柳树处的情景,以及在竹林中采茶的时刻。最后,他描述了山城中散尽了宴席的客人,让他感受到了旧恨与新愁。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哀伤的境界。清江赤壁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更迭,而行路无处可流泪的描写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雪后独来栽柳处和竹间行复采茶时的描绘,则展示了诗人在离别中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最后,山城散尽樽前客和旧恨新愁只自知的描述,则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中的孤独和痛苦。整首诗词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和时光的运用,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才情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绿草闭闲院,悄然花正开。新年人未去,戊日燕还来。雨地残枯沫,灯窗积旧煤。归田语不忘,樗散料非才。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岂知玄妙,刚被身心傲。度日若*盲,诮不识、丹砂炉灶。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腊近梅争白,冬温柳渐黄。强吟诗思涩,幽步野情步。别去嗟何阔,归来肯遽忘。开缄得佳句,和气溢寒乡。

归田初不隔江淮,底事新元未往来。赌酒弹棋真梦尔,胶牙蓝尾亦悠哉。莫思乐事年年减,且喜春花日日开。兄弟相看俱八十,研朱赢得祝婴孩。

苍烟古木。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华屋。柰景物因人反覆。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方氏来南汉闰时,烝尝所在富孙枝。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清晚鸣鞘下紫宸,玉觞椒酒寿双亲。衮衣更得袆衣助,总道新春胜旧春。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轻鬟犹记动影,翠娥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烟声更咽。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贼贾独不尔,窃位十六年,不奏理庙纪。咸淳至德佑,抑又可知矣。国亡邪正混,{衣中加八}挞笔孰泚。衰翁抱丹心,但恐将溘死。

诗成奏入冕旒前,小谏官资骤转迁。带职喜为仙馆吏,立班常近御炉烟。清华拜命知深忝,謇谔非才愧昔贤。多谢宣城旧己,寄来新句满花笺。

兰帷夜色高,绣被春寒拥。何事玉楼人,屡踏杨花梦。分明相见陈,不道幽情重。乞个好因缘,莫待来生种。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游丝欲堕还重上。春残日永人相望。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离愁终未解。忘了依前在。拟待不寻思。刚眠梦见伊。

层楼重到已经旬,远岫晴岚发兴清。风送炎天堕冰雪,香清仙界引星辰。茶瓜暂唤林间客,杖履长输物外人。便欲从游赤松子,君恩应许乞微身。

春阳气示胜,重为阴所乘。涔涔积雨阕,惨惨余寒增。流云郁不开,烈风尚凭陵。夜阑闭户牖,青晕生昏烟。僮仆悉已眠,书几久欹凭。涉猎阅旧闻,暂使心魂澄。有如行役归,丘园恍重登。又如远别离,邂逅逢友朋。嗟嗟宦游子,何异鱼人罾。夺其性所乐,强以所不能。人生本不劳,苦初

禅榻阴森五月秋,井泉甘洌近林齿。助翁燕坐清凉境,茶具随行试一瓯。

野僧教种法,苒苒出蓬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宦情原自薄,卜得吴松居。乡味已饱谙,胡为羡鲈鱼。

一来齐境助奸臣,去误骄王亦苦辛。鲁国存亡宜有命,区区翻覆亦何人。

逮此闲暇日,赖有先世书。与子共紬绎,舍去情何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