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病痁(其二)》
拼音和注音
nǐ xún huà shǐ tú shī zǐ , ān dé shī rén yǒng dú l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安得:1.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2.岂可。如:“安得无礼”、“安得如此”。3.哪里能够得到。
狮子: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体长约七、八尺,头圆大,尾细长,毛呈黄褐色,牡者有鬣,吼声洪大,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捕食羚羊、斑马等大型动物,有兽王之称。
诗人:作诗的名人。
髑髅:1.死人的头盖骨。2.通常用作危险警告;骷髅。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炎火寒冰忽暗投,肺肠日与药为谋。
拟寻画史图狮子,安得诗人咏髑髅。
月色自如閒度夜,虫声无赖乱吟秋。
便当一起幽忧疾,濯发西风万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