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甫举似所和双丫岩诗且索同赋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四十未嫁夔州女。
双丫何自老山中,当年岂羡西邻富。
花前啼鸟春不知,水里姮娥夜相顾。
宁为山头望夫石,傥有飞鸿传尺素。
莫学巫山十二峰,为云为雨朝还暮。
老奴玉镜谁自料,阿娇金屋知何所。
明珠节妇浪悲吟,罗袜洛神空有赋,蛾眉入宫须见妒。

作品评述

《林正甫举似所和双丫岩诗且索同赋》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
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
四十未嫁夔州女。
双丫何自老山中,
当年岂羡西邻富。
花前啼鸟春不知,
水里姮娥夜相顾。
宁为山头望夫石,
傥有飞鸿传尺素。
莫学巫山十二峰,
为云为雨朝还暮。
老奴玉镜谁自料,
阿娇金屋知何所。
明珠节妇浪悲吟,
罗袜洛神空有赋,
蛾眉入宫须见妒。

这首诗以描述了一位名叫双丫的女子的命运和心境为主题。诗中通过描绘她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命运的思考。

双丫是一个采桑女,她身处贫困的环境中,却不愿意嫁给地方官员,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她与四十岁仍未嫁人的夔州女形成对比,突显了她的独特性格和坚持。

双丫生活在山中,与外界隔绝,她对花鸟和夜晚的姮娥相顾都漠不关心,她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她愿意守在山头,凝望着传递消息的石头,希望能够收到她所期待的喜讯。诗中的飞鸿传尺素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暗示着她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人警示双丫不要效仿巫山十二峰,巫山是个迷人但危险的地方,喻指世俗的权势和名利。他告诫她不要为了追求权势而改变自己,因为权势和名利如同云雨一般转瞬即逝,世事变幻莫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双丫的同情和思念。他用老奴玉镜和阿娇金屋来比喻双丫的境遇,意味着她的美貌和才华可能被埋没在贫困中。明珠节妇、罗袜洛神都是美女的代称,诗人认为双丫的才情应该得到世人的赞赏,而她却被限制在了狭小的环境中,这令人感到惋惜。蛾眉入宫须见妒,则暗示着她的美貌应该能引起宫廷中嫉妒的目光。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通过对她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传递出对社会不公和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双丫的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林正甫举似所和双丫岩诗且索同赋》

君不见罗敷采桑城南路,
不肯轻为使君妇。
又不见银钗垂颈负薪归,
四十未嫁夔州女。
双丫何自老山中,
当年岂羡西邻富。
花前啼鸟春不知,
水里姮娥夜相顾。
宁为山头望夫石,
傥有飞鸿传尺素。
莫学巫山十二峰,
为云为雨朝还暮。
老奴玉镜谁自料,
阿娇金屋知何所。
明珠节妇浪悲吟,
罗袜洛神空有赋,
蛾眉入宫须见妒。

这首诗以林正甫举似所和双丫岩的诗作为素材,谈论了一个女子的境遇和内心感受。诗中展示了她的坚强和独立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命运的思考。

这位女子采桑于城南的路上,不愿嫁给地方官员,不愿轻易成为使君的妻子。她也不像那些背着银钗、低头负荆棘归家的女子一样,四十岁却依然未嫁。她是夔州的女子,自己独自生活在山中,当年并不羡慕西邻的富贵。

她对花前啼鸟的春天无动于衷,对水中的姮娥在夜晚相互对望也没有兴趣。她宁愿站在山头,凝视着传递喜讯的石头,希望能收到一丝好消息。她希望有飞鸿可以传递吉祥,带来幸福。

诗人告诫她不要学习巫山的十二峰,因为巫山是美丽而危险的地方。不要为了权势名利而改变自己,因为权势和名利犹如云雨般转瞬即逝,世事难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思念。诗人借老奴和玉镜,以及阿娇和金屋来暗喻她的命运。明珠节妇、罗袜洛神都是美女的代称,诗人认为她应该得到世人的赞赏,而她却被限制在狭小的环境中,这令人感到惋惜。蛾眉入宫必然引起妒嫉。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通过对她内心世界的描写,传达出对社会不公和命运的思考。诗人也表达了对她的同情和思念,希望她的美貌和才华能够得到世人的赞赏,而不被压抑在狭小的环境中。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重阳玉律应,万乘金舆出。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菊花浮圣酒,茱香挂衰质。欲知恩煦多,顺动观秋实。

一粒曾生无相田,异苗繁茂试机先。庄严劫佛借他力,双树荫凉本自然。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忧居五十载,陆子最堪悲。恽独非人子,而云有既时。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考古年来喜有徵,相携步步上崚嶒。皇华使者归朝著,好为诗翁说禹陵。

道体从宜无害义,不容外物独违时。未能槁食并泉饮,咽李哇鹅岂可为。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十年相见少,一岁又还乡。去住人惆怅,东西路渺茫。古陂无茂草,高树有残阳。委弃秋来稻,雕疏采后桑。月轮生舜庙,河水出关墙。明日过闾里,光辉芸阁郎。

讨得渔竿买得船。归休何必待高年。深浪里,乱云边。只有逍遥是水仙。

泉声恰似世情恶,山色不如归兴浓。自恨十围无处著,何如瘦作束腰蜂。

少年不解客中愁,砌下寻来斗过秋。今夜雨窗听不得,声声浑欲白人头。

旧说春风亦世情,不应作意断人行。绝须一怒催新句,更可多忧促短生。胜日著忙端取怪,妙年得此未须惊。悬知出处非吾事,已复星河烂漫晴。

引轭方上牛,参旗正南举。行行堠路明,忽在长平聚。踟蹰念衰韩,不得守兹土。嫁祸于赵国,移师与秦拒。赵卒一以坑,秦兵肆攻取。惜哉廉将军,制敌中见沮。遂令锐头儿,残暴逾猛虎。善战服上刑,赐剑非弱主。咨尔头颅山,委命复何语。

冬暮雨霏霏,行人喜可稀。二阶□夜雪,亚圣在春闱。马疾顽童远,山荒冻叶飞。□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

避地归来四阅春,春来草木尽青青。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闭户自求安乐法,活人时说卫生经。移床却就溪边坐,照我新生白发星。

几谏劳不怨,明明载鲁论。未应小弁作,得并凯风言。

爱日。报疏梅动意,春前呼得。书栋晓开寿域。度百和温馨,霜华无力。斑衣翠袖,人面年年照酒色。环四座、璧月琼枝,恍然江县拟乡国。闻道抚、东岩旧迹。又殊胜、谢家清逸。知与桃花笑了,定何似青鸟,层城消息。他年妙高峰上,优昙会堪折。拥轻轩、未妨游戏,看取朱轮十。

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但令烂熟如蒸鸭,不著盐醯也自珍。

临溪柳带正依依,落絮因风特地飞。岛上断云垂极浦,城头初角送残晖。闲过绮陌寻高寺,谩绕清流欲浣衣。重到张公泊船处,家家扶得醉人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