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有佳人

南国有佳人,仙姿自蓬岛。
龙绡照明珰,凤钗横贵宝。
新妆试鸾镜,皎皎颜色好。
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
奈何行媒弱,修言弃中道。
洞房闇怊怅,琦璜结组缟。
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

作品评述

《南国有佳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邓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国有佳人,仙姿自蓬岛。
在南国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仙姿如同仙人一般,仿佛来自蓬莱仙岛。

龙绡照明珰,凤钗横贵宝。
她的衣袂如龙的绡纱一样映照着明珰(一种华美的宝石),头上佩戴着凤钗,镶嵌着珍贵的宝石。

新妆试鸾镜,皎皎颜色好。
她正在新妆打扮中,试着照镜子,她的容颜明亮而美丽。

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
年轻的女子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正佩戴着发簪,表示已经成年。这样的女子与贤良的君子可以共度一生。

奈何行媒弱,修言弃中道。
然而,她遭遇到媒妁之言的薄弱,言语修饰的虚假,导致她与合适的人错过了良缘。

洞房闇怊怅,琦璜结组缟。
她的洞房昏暗而忧伤,她的琦璜(一种美玉)结在了组缟(一种华美的丝绸)上,象征着她心中的愁苦和无奈。

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
她宁愿做钟离春(指自己一个人过春天),也不愿效仿姑瑶草(指寡居的草木)的悲苦命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南国的美丽女子,她仙姿似仙人,容颜明亮。然而,由于媒妁之言的薄弱和言辞虚假,她错过了合适的人选,心中充满了伤感和遗憾。她表达了宁愿独自度过春天,也不愿承受悲苦命运的态度。整首诗以描绘美丽女子的形象为主线,通过对她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真爱和幸福的渴望,以及对虚伪和不幸命运的厌弃。

作者介绍

邓林,字性之,号四清社友,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有《皇荂集》,萧崱、萧泰来爲之序。事见明嘉靖《临江府志》卷五。 邓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须弥纳芥不为夸,曾向壶中贮九华。灵隐寺前天竺后,好峰都落在君家。

东君已了韶华媚。未快芳菲意。临居倾倒向荼コ。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合欢翠玉新呈瑞。十日傍边醉。今年花好为谁开。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终须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间好羽毛。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撚红蕖岂偶然。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

诗兴句牵日日新,年光初破雨弥旬。旧游已得新工部,佳句今逢休上人。云外驰心关水石,江边搔首望星辰。泥深未爱寻山屐,谁与西庵杖屦亲。

[黄钟角]荪无不在,日兴我居。孰不可来,肸乡斯须。象服龙驾,渊渊鼓浮。荪不汝多,多汝意孚。

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欲问堂上人,先闻发歎息。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十日一风雨,五谷千常丰。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

饭馀临槛数龟鱼,蛙黾跳浪亦任渠。笼寄双凫古灵去,不因羽客换鹅书。

我得圣俞诗,於家果何如。留为子孙宝,胜有千金珠。

相从有命每倾舒,不寄辕端即坐隅。肯落苏家悭妇手,深藏云待不时须。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①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②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③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④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将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了无一物可当情,休数行年问丙丁。世事于今浑似梦,醉魂从此不须醒。江流带月分清浊,星汉无云见纬经。酒尽更谋须稚子,坐听潮落响霜汀。

铜梁翠气通青蛉,碧鸡啼落天上星。山都号风寡狐泣,杜鹃呜咽愁幽冥。

主鬯之重,允屡贤明。承华笔避,上嗣胜英。礼修乐举,育德开荣。一人元良,万邦以宁。

我昔少年日,无事幸休居。佩弦戒性缓,每师董安于。迨兹桑榆景,始悟失东隅。屡将孱弱躯,触冒风波途。严冬朔风急,夜绝高邮湖。岂不幸利涉,为计良已疏。古人戒垂堂,况我疾病余。前途谅多险,欲悔将焉如。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子瞻要待啼时看,介甫曾夸画不如。先敞高门容驷马,旋闻别馆戏羊车。中庸诗礼牢扃鐍,他日亲传伋与鱼。

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