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上广文》
拼音和注音
zòng shǐ qīng pín wú cháng wù , yóu shèng sì bì shì xiāng r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贫:(形)清寒贫苦:家道~|~自守(指贫穷而不丧气节)。[近]贫寒|清苦。
纵使:(连)即使:~一时逍遥法外,但最终逃不脱法网。
四壁:四壁,读音sì bì,汉语词语,意思是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指屋内的四面。四面营垒。
长物:长物chángwù[surpluses]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象样的东西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广文何事创楼居,收拾家藏理蠹馀。
尚有简编充栋宇,拟陈车马大门闾。
移床客去邀明月,送酒人来递异书。
纵使清贫无长物,犹胜四壁似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