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山鹿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作品评述

《仙都山鹿》是一首苏轼创作的诗词,描述了仙子离去后留下的一只白鹿,以及仙都山的凄凉景象。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之景,表达了仙子的离去和仙境的凄凉。作者通过描写仙子离去后留下的白鹿,以及仙都山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仙境的思念和对逝去仙子的怀念之情。诗中也提到了仍有人们传闻仙境的存在,并有游洞者夜晚来到江市的平沙,以及长松瑟瑟作响的场景,进一步烘托了仙境的神秘和遥远。

赏析:
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境之景,通过对仙子离去和仙境凄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中的白鹿成为仙境的象征,它孤独地栖身于故山之中,注视着远方层城的霞光。诗中的仙境已经没有了仙人的踪迹,只有传闻和夜晚来到江市的游洞者叫唤平沙的声音。长松瑟瑟作响,更加强调了仙境的幽静和寂寥。诗末,诗人追问白鹿的去向,却只有满山的秋草,没有白鹿的踪影。整首诗以清丽的意境和淡远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借景抒发了对人世间纷扰的厌倦和对仙境美好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语言表达和细腻的描写技巧,展示了他对仙境的想象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通过描绘白鹿、山景和仙境的凄凉,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寥而又神秘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仙境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雁落平沙一雨收,淡烟斜日荻花洲。凭谁与作王摩诘,为写江南水墨秋。

竞爱松筠翠,皆怜桃李芳。如求济世广,桑柘愿商量。

柴门终日掩荒苔,记得年时把酒杯。幸有克风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来。

两崖左右蜜房穿,一水中间蚁线旋。蹙起浪涡知有石,荡开云影倒窥天。当洪没没青螺暗,过漱霏霏白琲圆。我欲濯缨渠濯足,一生输与钓鱼船。

诗礼挹馀波,相欢在琢磨。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花攒骐骥枥,锦绚凤凰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仍闻广练被,更有远儒过。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蔕胸。

久抛朝帻嬾重弹,华发萧然二寸冠。不恨凄凉侵晚境,犹能语笑向春盘。银杯酒色家家绿,篛笠烟波处处宽。一片梅花无复在,却嫌新暖换余寒。

焚馀宁有籍,坑后更无儒。不解愚刘项,翻令二世愚。

洙泗三千众,何人得正传。省身有曾子,克己独颜渊。

野干鸣,师子吼。张得眼,开得口。动南星,蹉北斗。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

庭树叶初落,鹊飞惊早秋。玉绳犹未转,星汉忽同流。杨柳离亭思,芙容别浦愁。美人隔烟渚,沧海信悠悠。

再岁三移节,千山一据鞍。梅花锦囊古,霜月绣衣寒。民欲刑几措,公於此岂难?谁令清庙器?未著侍臣冠。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

作腊聊村酒,依人只短檠。略无更可数,听到雨无声。犬吠知何苦,鸡寒肯更鸣。生来眠不足,老去梦难成。

南浦柔条拂地垂,攀翻聊寄我西悲。武昌官柳年年好,他日春风忆此时。

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里看。

古来称达人,不愿身后名。岂其未忘世,隤然聊遣情。我生本衰愞,於时淡无营。但得秫可酿,何劳诗有声。

不去奔波办过年,终朝酩酊步颠连。几声街爆轰难醒,那怕人来索酒钱。

志一气以动,气一志以随。持养使清明,和平毋暴之。

藩戚三雍暇,禅居二室隈。忽闻从桂苑,移步践花台。敏学推多艺,高谈属辩才。是非宁滞著,空有掠嫌猜。五行幽机畅,三蕃妙键开。味同甘露洒,香似逆风来。砌古留方石,池清辨烧灰。人寻鹤洲返,月逐虎谿回。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愿陪为善乐,从此去尘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