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普度。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领悟。诗人通过对毫末和丘山的描述,表达了对轻重的质疑。毫末是指微小的东西,丘山代表着巍峨的大山。诗人在描述它们的时候,暗示了它们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引用了佛祖的话语,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禅宗的境界。佛祖云头指的是佛陀的境界,穿衲僧鼻孔则暗示了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剖破方知无罅缝,表达了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修行,才能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和真实。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观点。诗人通过对微小和巍峨的对比,以及对禅宗境界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的智慧和领悟。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寓意深远,启发人们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相,体现了禅宗对于人生、世界和宇宙的独特见解。

诗词推荐

使君仙骨迥无俦,合上琼楼倒玉舟。雪里渔蓑诗更好,盛传僧舍与歌楼。

非身大莫寻,日落隔天阴。露柱侵云汉,井是丈三深。

谁谓鱼盐市,乃枉大夫轩。既登云霞观,更寻薜萝村。松枝何夹道,萱草况当门。借问阿谁家,此为故人园。倚竹坐半日,论诗到初根。愧无扪虱姿,敢辱辍鸾言。劳劳青衫客,莽莽红尘奔。所至有山水,何曾解讨论。君侯食肉相,杞菊为心魂。一县固多事,终朝如山樊。行旌遇佳胜,呼宾

四月槐枝始吐芽,春光竟不到龙沙。一泓真觉西湖小,怕见山中洞里家。

萧索穷秋月,苍茫苦雨天。泄云生栋上,行潦入庭前。--白居易苔色侵三径,波声想五弦。井蛙争入户,辙鲋乱归泉。--王起高霤愁晨坐,空阶惊夜眠。鹤鸣犹未已,蚁穴亦频迁。--刘禹锡散漫疏还密,空濛断复连。竹沾青玉润,荷滴白珠圆。--白居易地湿灰蛾灭,池添水马怜。有苗沾霢霂

好在苏夫子,琴书安稳不。尺书寄双鲤,一一无沉浮。不见才几日,沃若桑已稠。庆与曜庵人,静话同茶瓯。目送归飞鸿,缥缈天南头。趣合略畦畛,道同当共谋。何时暂来旋,促驾毋停辀。

残香犹在笥,旧曲尚书裙。不及新歌舞,樽前奉主君。

念昔携君手,同游金马门。流年一鸟过,白首几人存。星挂朝衣湿,尘埋相印昏。西风原上泪,不得洒清樽。

沈水浓熏,眉粉淡妆,露华鲜映春晓。浅颦轻笑。真物外,一种闲花风调。可待合欢翠被,不见忘忧芳草。拥膝浑忘羞,回身就郎抱。两点灵犀心颠倒。念乐事稀逢,归期须早。五云闻道。星桥畔、油壁车迎苏小。引领西陵自远,携手东山偕老。殷勤制、双凤新声,定情永为好。

辘轳千转劳筋力,待得甘泉渴杀人。且共山麋同饮涧,玉沙铺底浅磷磷。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灵咸秩,四海来祭。植我苍璧,布我玄制。华日裴回,神烟容裔。

小窗闲坐月朦胧,望断天涯思穷。黄蝶乱飞花影里,却疑春在杏花中。

师是浮云无著身,我居尘网敢相亲。应从海上秋风便,偶自飞来不为人。

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仙郎今出宰,圣主下忧民。紫陌轩车送,丹墀雨露新。趋程犹犯雪,行县正逢春。粉署时回首,铜章已在身。鸣琴化欲展,起草恋空频。今日都门外,悠悠别汉臣。

长怀禁御宴嬉年,帐殿深沉望碧莲。秦地河流疑象汉,上林宫缭欲扪天。恩盃兰末流霞溢,跸道梧阴綷羽鲜。紫陌暮归人籍籍,汗帷挥雨杏粘鞯。

惟皇继天,宅位三禩。灵德及远,嘉生茂遂。仲冬月良,一阳气至。上将告成,礼严肆类。自庙徂郊,万灵拱卫。天收宿雰,日丽佳气。月逾既望,再登午陛。对越苍祗,配以太帝。奠玉酌匏,升烟燎币。志尽虔恭,备成熙事。玉舆旋衡,欢声沸渭。皇专乃诚,下蒙厥惠。

彩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摇风细柳萦驰道,映日轻花出禁林。遍野园亭开帟幕,连堤草树狎衣簪。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1],山中岁月[2],海上心情[3]。

幽居久不乐,心死如湿灰。闻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披衫向西坐,欲望无崇台。何当命游宴,尽聚不羁才。顾恐狭隘地,未足开吾怀。仰手斸河汉,决向天南来。移舟复转岳,壅遏成环回。横持北斗柄,量尽酒星醅。箕踞接下流,一歃空千罍。八风助吟倡,万怪供嘲谐。醉来散发卧,蝇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