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平生出处与迍通,五十年中事事同。
晚岁金门陪末议,一朝华箦见将终。
晋贤已失苍生望,鲁国还嗟我道穷。
衰病无因送归绋,商声聊复寄深衷。

作品评述

诗词:《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颂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苏颂对傅钦之的挽辞,以及对自身晚年和社会处境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出处与迍通,
五十年中事事同。
晚岁金门陪末议,
一朝华箦见将终。
晋贤已失苍生望,
鲁国还嗟我道穷。
衰病无因送归绋,
商声聊复寄深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颂对于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晚年和社会处境的反思。苏颂通过傅钦之的逝去,反思了自己的一生和社会的局势,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他对曾经的辉煌充满怀念,却也不禁感慨道自己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赏析: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展现了苏颂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傅钦之的赞颂和悼念,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由此引发了对自己晚年和社会现状的反思。

首节中,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傅钦之平生的交往和思想的契合,五十年来一直心心相印,事事如一。这种情谊使得诗人对傅钦之的离去感到深深的惋惜。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晚年的境遇来抒发内心的感叹。他说自己晚年陪伴着金门,指的是他在官场中度过的岁月,然而这样的陪伴却只是陪伴着末年的议事。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对自己晚年时光的无奈和对权势的颓废感。华箦指的是华盖,象征权位,而见将终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即将结束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以傅钦之丧失了对苍生的期望和自己道路穷困为引子,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晋贤已失苍生望,指的是晋朝贤臣的离世,使得社会失去了可仰望的人物。鲁国还嗟我道穷,表示诗人对自己道路的终结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衰病无法亲自送别傅钦之的遗憾,同时寄托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感慨。商声聊复寄深衷,意味着诗人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挚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傅钦之的挽歌,深情地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晚年和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平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天外秋云四散飞。波间风艇一时归。他年淮水东边月,犹为登临替落晖。夸客胜,数星稀。晚寒拂拂动秋衣。酒行不尽清光意,输与渔舟睡钓矶。

一别二十年,蓦地又相见。如百炼精金,如终色不变。请我转法轮,增长菩提愿。直下绝狐疑,便悟本来面。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嵩阳听罢讲经钟,远访庭闱锡度空。蒲履谩从归后织,衲衣犹记别时缝。地横龙朔连沙暝,山入乌桓碧树重。梵宇传来金贝叶,花前拜捧慰亲容。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君今与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头新。堂中燕坐静且寿,君其於此知吾心。

五月菰蒲八月秋,年年清酒酹江头。伍胥忿怒三闾怨,争似鸱夷一钓舟。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南雪霏微积便晞,儿童只惯管中窥。谁知今岁望不断,天与一台成此奇。苔护屐痕毡叠叠,松垂谈麈玉枝枝。团栾忽忆新令尹,天际帆飞归不疑。

横阁院东偏,翛然拂榻眠。香浓烟穗直,茶嫩乳花圆。岩倚团团桂,筒分细细泉。凭谁为题版,牓作小壶天。

春色有时尽,公门终日忙。两衙但不阙,一醉亦何妨。芳树花团雪,衰翁鬓扑霜。知君倚年少,未苦惜风光。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吾州俗近古,他邦那得如。饮食犹俎豆,佣贩皆诗书。今年属宾兴,诏下喧里闾。白袍五千人,崛起塞路衢。入门坐试席,正冠曳长裾。谈经慕康成,对策拟仲舒。吟诗必二雅,作赋规三都。传闻选主司,考阅须鸿濡。果然提权衡,未尝谬锱铢。得者固惊喜,失者亦欢呼。乡党为叹息,是事

君不见草木荣复凋,青青摧折风霜朝。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焱。贵贱寿夭百千殊,死者前后孰可逃?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莫令闲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令人及此志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

立马风陵望汉关,云峰高出白云间。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

青女轻抛万宝妆,梨花庭院冷无香。欲题好语觑天巧,搅尽枯儒机曲肠。

梁君遁世价妻孟,崔母祈天为妇唐。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魂随君去终不悔, 绵绵相思为君苦。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十三与君初相识,王侯宅里弄丝竹。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愁殢有兵尊,老怕能言李。

休哉退公后,日与猿鸟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