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河阳后城平嵩阁

南指嵩高北太行,大河中出贯灵长。
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

作品评述

《题河阳后城平嵩阁》是宋代诗人李迪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题嵩阁为起点,描述了大河自河阳城而出,贯穿了承天至长城,并以君王的仁恩来统治万方。

诗词的中文译文:
将山南北相对称,黄河中流贯长城。
君王无需依靠辽阔的疆土,因为大河的仁恩给万方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仁政的赞叹。诗人以嵩高和太行山为背景,描述了大河的壮丽景观。通过描绘大河自河阳城而出、贯穿承天至长城的宏大景象,诗人表达了大河的壮丽、广博和统一的意义,同时也传达了君王应该以仁恩来治国安邦的思想。

诗人以"君王不恃金汤险,自有仁恩结万方"来赞美君王的仁政。这两句表达了君王不应该仅仅依靠强大的军力和土地来统治国家,而是应该以恩德和仁政来稳固统治。君王的仁恩,使得万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以嵩高和太行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大河的景象,抒发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而通过赞美君王的仁政,诗人表达了治国之道应以仁恩为核心的思想。这首诗以景写情,以景映人,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赞美了君王的仁恩。

诗词推荐

秋潭看月还,片雨千山冥。独有钵中龙,蜿蜒伴僧定。

我本丘壑姿,脱巾为谋食。随牒几推迁,铜章领岩邑。初期窃馀閒,焚香弄书册。文法何苦多,日力不暇给。讼纸秋叶翻,使符星火急。自怜拙追科,难复济繁剧。秋毫殊未试,直道聊抆拭。白眼已纷纷,丹心犹汲汲。要令四万家,实惠涓尘及。怒骂奚足云,此意天应识。西斋靓且深,於焉

有来闻说上封章,造膝言之外敢昌。但见诏除频宠渥,是知明圣识忠良。都司万事无不理,一语九州当致康。况此十年门下士,反从勾漏吊沉湘。

流莺偷入未央宫,望断昭阳信不通。寂寞雨声寒食夜,一枝香泪泣东风。

迤西之西天一涯,四时长有三春花。青帘飐处客沽酒,五岁女郎能数蚆。

乐天双鬓如霜菅,始知谢遣素与蛮。我兄绿发蔚如故,已了梦幻齐人间。蛾眉劝酒聊尔耳,处仲太忍茂弘孱。三杯径醉便归卧,海上知复几往还。连娟六ㄠ趁蹋踘,杳眇三叠萦阳关。酒醒梦断何所有,落花流水空青山。忽惊铙鼓发夜半,明月不许幽人攀。赠行无物惟一语,莫遣瘴雾侵云鬟。

青青门外竹,练练涧中流。水竹自相激,天壤无炎洲。我友有高韵,来为扶策游。氛埃飞不到,轩窗寸寸秋。高文穿天心,细字编蝇头。气豪欲骑月,志锐定焚舟。我来初过雨,衣衫空翠浮。平生百斛尘,一洗空不留。归来短檠下,清风入梦幽。不知白莲社,肯容灵运不。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

姓字喧吟社,吟须亦未生。更能十年读,讵止一时名。政尔推英俊,终然要老成。闻韶问遗俗,肯学饭牛声。

秩秩福筵,笾豆也嘉。帝子至止,衿缨振华。周旋陟降,礼行三加。成人有德,匪骄匪奢。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

香饵缀金钩,日中悬者几。盈川是毒流,细大同时死。不唯空饲犬,便可将贻蚁。苟负竭泽心,其他尽如此。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长歌黍离篇,酹酒

露叶风梢接水乡,几回相对忆潇湘。寒云流水斜阳暮,一曲清歌断客肠。

尺五天边看颉颃,参辰出处九星霜。未令掌诰吟红药,屡喜嘉言贡皂囊。怀绂寓居欣会弁,监州岁晚客殊方。柱林赖有诗书帅,好共骖鸾上玉堂。

三岛烟霞,十洲风月,四明古号仙乡。萦纡雉堞,中涵一片湖光。绕岸异卉奇芳。跨虹桥、隐映垂杨。玉楼珠阁,冰帘卷起,无限红妆。龙舟两两飞扬。见飘翻绣旗,歌杂笙簧。清尊满泛,休辞饮到斜阳。直须画蜡荧煌。况夜深、不阻城隍。且拚沈醉,归途便教,彻晓何妨。

天心应喜一阳来,万里寒阴晓自开。消息早传从嶰竹,发生先合到江梅。遥瞻双阙吴云瑞,正想三宫舞寿杯。草森微情共时节。思亲南望独徘徊。

林花著雨褪胭脂。叶底双桃结子迟。对镜凭郎略皱眉。笑微微。燕子羞人必懒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