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非则善星生陷坠,广说不明宗正理。
名闻利养接群机,业满生沈无间底。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非则善星生陷坠,
广说不明宗正理。
名闻利养接群机,
业满生沈无间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证道的歌颂。它探讨了修行的道路上的困境和障碍,以及如何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和宇宙的真理来达到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证道修行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分析:

第一句:"非则善星生陷坠",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我们背离了正道,那么善良的本性就会沉沦。"善星"代表着善良和正直的品质,而"陷坠"则表示堕落和沉沦。

第二句:"广说不明宗正理",这句话指出了在广泛的言论中,真正的宗旨和正理并不明晰。这可能暗示了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教条和迷惑,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体验来寻找真相。

第三句:"名闻利养接群机",这句话强调了名声、利益和享受是干扰修行的因素。它暗示了我们应该超越对外在物质的追求,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和修炼。

第四句:"业满生沈无间底",这句话表达了业力的束缚和轮回的无尽深渊。它提醒我们通过消除贪婪、嗔恨和无明等烦恼,解脱自己,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修行的道路上的种种挑战和陷阱,并强调了正确认识自己和宇宙真理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清净和解脱,以达到证道的境地。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雪里萧山渡,花时杨子城。八年如昨日,一梦隔平生。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傅家诸子在,早晚继科名。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一脉冷冷绝点埃,方池幽洞自潆洄。源从白石云边出,流向青莲座下回。禹穴鳞游残雪喷,祗园花堕暗香来。可人最是清秋夜,月白沙青宝镜开。

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便恐昆仑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儿童嬉戏向比邻,长见桃枝出郭人。七十五翁方过岭,回头旧事总成尘。

一年无病缘官事,一病兼旬为燕居。自是素餐天所厌,可能竖子解乘除。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

水一塘,(舟仑)一只。(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向老思旧交,欲见恨无翅。前时君来都,欣喜乃一至。亦既勤我怀,酌酒去拘忌。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谢尹最贤豪,已嗟存没异。因酬马上篇,遂写相逢意。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荚。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馂余裹青蒻,篱落笑言哑。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横一丈,竖一丈。满室风生,半窗月上。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终不向这里无风起浪。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独坐思千里,春庭晓景长。莺喧翡翠幕,柳覆郁金堂。舞蝶萦愁绪,繁花对靓妆。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

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殷勤为报长安柳,莫惜枝条动软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击欲行难。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照眼春光烂不收,江亭一雨欲成秋。道人不是闲莺蝶,肯为阴晴一日愁。

暗空无星云抹漆,邑犬吠野人履霜。岁云暮矣风落木,夜如何其斗插江。屋头眠鸡正寂寂,野县严鼓先逢逢。摩挲老面起构火,春色床头酒满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