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梦非梦作

仙女宫钗玉凤头,太平天子翠云裘。
九霄下视人间世,底事相看笑不休。

作品评述

《似梦非梦作》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女宫钗玉凤头,
太平天子翠云裘。
九霄下视人间世,
底事相看笑不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和谐世界的向往。诗中以太平天子和仙女的形象,展示了宫廷华贵的饰物和服饰,以及宇宙之间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戏谑和讽刺态度。

赏析:
《似梦非梦作》通过丰富而奇幻的意象,创造了一个超然的境界。仙女宫钗和玉凤头是极为珍贵的宝物,象征着宫廷的富贵和华丽。太平天子的翠云裘则暗示了国家的繁荣和安宁。九霄是指天空的最高处,这里指的是仙境或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说九霄下视人间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似乎人间的事情在这里变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底事相看笑不休”,则展现了诗人对这些虚幻景象的一种戏谑态度,暗示了现实世界的荒诞和虚幻。整首诗通过描绘超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表达,展示了苏泂作为宋代诗人的才华和创造力。通过婉约而奇幻的描写,他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同时也对现实世界的荒诞和虚幻进行了戏谑和讽刺。这种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以及对宁静和和谐世界的追求,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道合何妨过虎溪,高山流水是相知。与君一别无多日,梦到琅然夜榻时。

平生性拙触事真,醉里笑谈多忤人。安得眼前只有清风与明月,美酒百船酬一春。

白帝城头二月时,忍教清醒看花枝。莫言世上无袁许,客子由来是相师。

幕府当年誉四驰,诸公每恨识这迟。长材若肯为时用,世上何官不可为。

连云绝壁山无路,溅石潺湲水有花。试问昔时畲粟麦,何如今日种桑麻。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黛眉愁。

云碍虚檐日,风号老木秋。山城围晚翠,江槛俯寒流。世事悲苍狗,生涯付白鸥。烟尘犹在眼,浑欲不胜愁。

纷纷薄俗事轻辱,自喜衰年德有邻。危世孤儿华发母,归舟百里碧波春。不因噬指感怀切,肯学呕心搜句新。娱舞慈庭应细说,丹山筍蕨正宜人。

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帝城春媚。绿柳参天花照地。共荣升平。处处楼台歌板声。香轮玉镫。驰骤芳郊争选胜。妙舞轻讴。扰乱春风卒未休。

曲磴回谿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近山气候易凉温,云为阴晴半吐吞。草木趋新千万态,芸芸何者是归根。

堂皇敞而华,簷牙照池水。钿叶矗新圑,玉莩粲繁蘤。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不教老子略眉开,夏热未除秋热来。一夜凉风吹欲尽,半轮晓日唤将回。

禾黍离离压道旁,蹇驴归去晚风凉。扬鞭西指吾庐近,想见新醅已可尝。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黄金络头玉为{左角右夐},蜀锦障泥乱云叶。花间顾影骄不行,万里龙驹空汗血。露床秋粟饱不食,青蒭苜蓿无颜色。君不见东郊瘦马百战场,天寒日暮乌啄疮。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石坛无土谩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