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陈氏兄弟还清苑(其一)》
拼音和注音
sòng jūn sāng zǐ lù , dié xiè sài mén s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送君:鼓的别称。
蹀躞:(书)(动)①小步走路。②往来徘徊。
塞门:1.边关。2.闭门。3.形容登门之人众多。4.屏,影壁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送君桑梓路,蹀躞塞门霜。
拒马河桥滑,飞狐磴道长。
兰膏调夕膳,玉树发春堂。
不共弹棋戏,相思殊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