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冬暮

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樵期多独往,茶事不全忙。
双鹭有时起,横飞过野塘。

作品评述

《山村冬暮》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傍晚的山村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描绘了冬天的山村景色。衡茅林麓下的春色微茫,暗示着冬天的凄凉和寂寞。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通过对雪竹和风梅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瑟。雪竹低寒翠,形容了雪覆盖的竹子,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风梅落晚香,描绘了风吹落的梅花散发出的淡淡香气,给人一种幽香的感觉。

樵期多独往,茶事不全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樵期多独往,意味着诗人经常独自外出采集柴火,暗示了他的孤独和辛劳;茶事不全忙,说明诗人并不忙于煮茶,可能是因为冬天茶叶不易采摘。

双鹭有时起,横飞过野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双鹭有时起,形容了两只白鹭鸟时不时地飞起,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横飞过野塘,描绘了白鹭鸟在野塘上自由飞翔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以冬日山村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林逋独特的诗意和赏析。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诗词推荐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

霜天柿叶须收拾,咫尺山园底去迟。不是功名覊绊得,病来筋力费扶持。

轮蹄已劫风光去,聊迭盆花压酒筵。冷接鹤声穿远海,闲寻蝶梦保余年。列仙自媚壶中景,望帝终迷剑外天。峰壑吐晴笼白发,写愁犹有放生船。(西湖放生鱼禁取食公亦禁约之一人)

玉墀夜色昼昏昏,催放朝班散侍臣。随驾上楼同看雪,万重宫殿一时新。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霁江。关西望第一,郡内政无双。狭室下珠箔,连宵倾玉缸。平明犹未醉,斜月隐书窗。

直上冲天髯欲虯,斜飞控地鬓还彪。目中已决行藏策,赢得从今不倚楼。

林茂鸟乌急,坡长驴驮鸣。坐舆犹足廯,负笈想肩頳。废庙藤遮合,危桥竹织成。路傍行役苦,随处有柴荆。

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约客客来至,寻诗诗偶生。秋如惊柳色,雨未改荷声。渺渺江湖趣,悠悠鸥鹭盟。意虽能浩荡,笔乃欠纵横。

水气清空外,人家秋色中。细看千万落,户户水精宫。

长庚星驭重来日,结灵秀、东阳清骨。过中秋,两夜水犹圆,五福降、先宫第一。鹤书新自金门出。乍受得、王宫缨绂。更登仙。箓上与长年,倩东斗、真人按笔。

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源正嗣事江西派,句律先空冀北群。从此金门玉堂去,好将雅颂启吾君。

巨迹相传岁已深,往来游客好追寻。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

剥圭碎璧崑山颓,天容黯惨凝不开。随和抵鹊虎兕吼,阳愆阴伏推从来。雀鼠怀安怖入壁,声侔海翻星陨石。疾雷破山万壑沸,急雨悬河平地尺。嘉生春浅才纤毫,季子御雹勤嗟嘷。冲冲凿冰穷谷里,申丰此说殊未高。

嶮绝无微径,淙潺有细流。寒岩依作屋,堕毳拾为裘。木客求相识,毛人约共游。百年如一瞬,尘世几公侯。

两溪合流涵太虚,白龙簸弄摩尼珠。玉娥捧盘不敢去,孚尹散入仙人居。仙人乘云游汗漫,琼箫寥寥度银汉。斟酌北斗依上台,玉宇珠宫露如霰。凤台神驭不可留,春风花开帝王州。夫容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楼。

幽雅从君志,驱驰愧我人。无忘岁时旧,因得笑言亲。心赏知非故,诗成语自新。一川风景会,樽酒且频频。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