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径步月

素月流空天不夜,清辉散入疏林下。
下有幽人独往来,杖藜缥缈谁能画。

作品评述

竹径步月

素月流空天不夜,
清辉散入疏林下。
下有幽人独往来,
杖藜缥缈谁能画。

译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月光,洒在空无一人的夜空中。
明亮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散落下来。
在那树林下,有个幽静的人孤独地来去徘徊,
手扶拐杖,背着篓藜,难以描绘出他的模样。

诗意:

这首诗以夜晚竹林下的散步为题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明月高悬,空灵的月光泻洒在静谧的夜空之中,映照在疏林之间,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受。诗人描述了一个在林间行走的隐士,他带着拐杖,驮着篓藜,穿行于竹径之间,形象神秘而缥缈。诗中展现出夜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隐士对自然的亲近与尊崇。

赏析:

《竹径步月》是宋代饶良辅的一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竹林和其中的行走者,展现了夜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美好。诗中运用了素月、清辉、疏林、幽人等形象,以及杖藜缥缈的描写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静宁谧的夜景。整首诗情绪平和,语言简洁明了,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展示,带领读者进入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之中。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远的意境,使人产生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饶良辅,字昌朝,号竹溪(《诗家鼎脔》卷上)。

诗词推荐

色见声求,二俱不是。离声色外,转没巴鼻。石火光中,掣电影里。要见石豀,且莫瞌睡。

一失浓欢悔可追,故人应念独醒时。回思翠幕围香雾,定复长虹起砚池。照应鼎来联璧客,风流羞死聚蚊儿。当时枉重千金诺,不见芳辰卜夜嬉。

寄公无国寄锺山,垣屋青松晻霭间。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飒水潺湲。

柳巷向陂斜,回阳噪乱鸦。农桑子云业,书籍蔡邕家。暮叶初翻砌,寒池转露沙。如何守儒行,寂寞过年华。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

杏坛铿尔瑟声稀,剑佩三千羽盖飞。独对春风吟咏处,从今愿学舞雩归。

两行松盖遮护,下有苍苔地衣。试我青鞋布袜,支筇却立忘归。

禹祠柳未黄,剡曲水已白。鲂鱮来洋洋,凫雁去拍拍。皇天亦大度,能容此狂客。挂席乘长风,未觉湖海迮。读书五十年,自笑安所获。昔人精微意,岂独在简册。骥空万马群,裘非一狐腋。超然登玉笥,及此烟月夕。

欲知圣人姓,由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老圃工夫愈可嘉,种藤萦树尽开花。人间似我能閒少,石上看云到日斜。樵径有苔休埽叶,茅庵无客亦煎茶。两边归喜添新竹,夕照斜时渐可遮。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虚空荡荡无边岸,日月东西互宾饯。东宾西饯几时休,生死场中如掣电。本来真性同虚空,光明朗耀无昏蒙。偶因一念落形休,为他生死迷西东。堪叹世人全不觉,死即哀兮生即乐。不知生是死根由,只喜东升怕西落。东升西落理当然,休将情识相牵缠。不信但看日与月,朝昏上下常周天。

梯天悬阁马行空,旌旆悠悠照谷红。灵凤阴寒春过晚,万山犹有牡丹风。

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赵样与儿嬉。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夸几个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

若纳希文受责均,前贤初岂有冤亲。暮生颍上还惆怅,引起无穷射羿人。

振奇欲何夸,颇疑造物者。两山擘其间,放此江东泻。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坏冶。疏凿著夏书,固自人力假。巨崖切汉起,入眼惊见乍。影临数州迥,根插九地隘。积铁老风雹,巨焰莫鎔化。面恶骇夔{魈肖换虚},姿妍悦美奼。城郭巧刻划,屏障工组画。髻鬟直高绾,剑槊寒可□。抗立拟分

满盖繁声结暝凉,独驱归马向閒坊。嚣尘暂息非无意,半作冲泥污锦鄣。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