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维的《陇头吟》
拼音和注音
sū wǔ cái wèi diǎn shǔ guó , jié máo kōng jǐn hǎi xī tóu 。
翻译及意思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的官职。品位不高。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词语释义
属国:属国shǔguó古时附属于宗主国的国家
海西: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西头:西首;西边。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故'西头'为宦官的代称。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原诗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