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尚书母太淑人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作品评述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是宋代黄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壮闻忠教,
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
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
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
列妇胜男儿。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榦为挽李尚书(李侗)的母亲写的。诗人表达了对李尚书母亲高尚品德和崇高境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李尚书母亲的深深敬仰和赞美之情。第一句“少壮闻忠教”表达了在年少时就听闻李尚书母亲的忠诚教诲,让作者深受感动。接着,“生平阅险夷”揭示了李尚书母亲一生经历的艰险和困苦,这使得她的高尚品质更加令人敬佩。

下半部分的诗句通过对李尚书母亲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思考和观察。诗中的“篆烟长寂寞”表达了李尚书母亲在静寂的篆书门前默默耕耘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她对世俗欲望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驺从任驱驰”描绘了李尚书母亲自愿承担家庭责任,毫不犹豫地为家人付出的形象。

接下来的两句“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表达了李尚书母亲对尘世俗务的超脱,她在湖山之间寻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喜悦。“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表达了李尚书母亲高尚的品德和儒家学说的光辉,同时也反映了她作为一名妇女胜过男子的品质。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以李尚书母亲的形象展示了高尚的人格和品德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忠诚、崇高和超越世俗的思考。它是对李尚书母亲的赞美,也是对妇女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的体现。

诗词推荐

语讹觉齿疏,冠倒感发稀。屡为曼容免,遂赋渊明归。今日天气佳,雨丝弄斜晖。起居惟所适,单复时易衣。出游叩僧庐,归卧掩渔扉。一笑顾儿子,正尔良未非。

忆昔明皇初御天,玉舆频此驻神仙。龙盘藻井喷红艳,兽坐金床吐碧烟。云外笙歌岐薛醉,月中台榭后妃眠。自从戎马生河雒,深锁蓬莱一百年。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新添九桂丛芳茂,帝发一枝花更荣。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秋霖积久泥正滑,念念何日天开晴。亲朋延望固已甚,衰躯怯寒难远行。一程相去虽不远,两次讲行终未成。二事交战乎胸中,隐几愁坐无由平。

昨夜西郊雷隐鸣,金镶检历兆秋居。枪旗味向茶畦畜,饼饵香从麦陇生。拂去尘会招燕乳,拨开檐网看蜂营。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

敝庐吾亦爱,陋巷人不堪。痴儿蜗带屋,老子茧名庵。

蜀都府主迎宾客,赠我蜀锦三百尺。美人蔌蔌弄金梭,鸳鸯机上初成疋。繁花乱蕊皆同心,艳卉中含杜鹃血。玉妃如霜姑射仙,金刀剪破云霞缬。为我裁成合欢被,细意密缝无线迹。道人把玩色相射,银海光摇泪珠滴。却忆故家初破时,绣龙画雉如砂石。绮窗窈窕花离离,红妆万境娇无力。

亭午步江皋,谁云命不遭。爱风吹蛱蝶,怕雨烂樱桃。鑚火烹新乳,槌门觅小槽。今年奇事少,尘满旧征袍。

吾家何处住,一嶂独成围。莫遣通樵斧,应嫌减翠微。

御史再乘骢,史言沃帝聪。处心平似水,疾恶迅如风。遇合嗟何晚,论思信有功。惜哉辛佐治,竟不到三公。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 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望华山,迢迢千仞不可攀。青莲削玉浮云外,白雪堆盐翠霭间。翠霭浮云度飞鸟,黄尘青镜春风晓。银甲弹筝芳草傍,金槽压酒垂杨道。垂杨近拂枝,芳草远生滋。梦登天姥为金粟,醒入西山采玉芝。玉芝玉女洗头边,金粟金仙印掌前。人从槎上新浮去,舟载瀛东竟未旋。云台袅袅绿萝里,

潇潇落叶满江城,冽地金风变世情。无日不伤车北波,有书难寄雁南征。晓霜满地归心切,夜月悬梁梦不成。渴望余波今已久,何时握手笑相迎。

间错浮筠冷更严,长松低顾拂苍髯。清标总是君朋侣,桃李相望几陛帘。

自与尘劳交辊,肚里千机万变。虽然靠布被头,疑你睡得未稳。

拥路东方骑,悬腰左顾龟。

春已无情雨妬花,病还妬客到花家。今当未雨才身健,杖策来看半吐葩。

到郡今朝半月日,离家两个许多时。知他阿柏无他否,忆我何因我得知。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