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

蚕茧每利人,蛛网偏害物。
利害夐不同,其间仅丝忽。

作品评述

《杂咏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方凤。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蚕茧每利人,
蛛网偏害物。
利害夐不同,
其间仅丝忽。

译文:
蚕茧对人类有益,
而蛛网却对其他生物有害。
利益和危害是不同的,
它们之间只是一根丝线的距离。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蚕茧和蛛网,揭示了利益和危害之间微妙的关系。蚕茧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可以被用来制作丝绸,这对于纺织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蛛网却对其他生物有害,因为它们会困住昆虫等小动物作为食物。尽管利益和危害之间只有一丝之隔,但它们对不同的对象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利益和危害的对比,凸显了它们之间微妙而矛盾的关系。通过将蚕茧和蛛网作为象征,诗人呈现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对性和复杂性。诗中的"蚕茧每利人"和"蛛网偏害物"表达了人类社会中的利益追求和对其他生物的影响。通过使用"利害夐不同"和"其间仅丝忽"这样的表述,诗人强调了利益和危害之间微妙的界限和相互关联。这首诗词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我们对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以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介绍

方凤(一二四○~一三二一),字韶卿,一字景山,号巖南,浦江(今属浙江)人。宋末入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恩授容州教授,因宋亡未赴。归乡,名其斋爲存雅堂,学者称存雅先生。与寓浦阳之谢翱、吴思齐等结爲汐社,联络故老,期望恢復。元至治元年卒,年八十二。遗诗由门人柳贯选刊爲九卷,已佚。清初,同邑张燧掇拾群书残剩诗文,编爲《存雅堂遗稿》十三卷,于顺治十一年刊刻。事见明宋濂《浦阳人物记》,清干隆《浦江县志·文苑》有传。 方凤诗,以清雍正二年补刻本爲底本。补刻本补入的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我老倦吟哦,君诗如渊明。秀句出閒暇,熏然有余情。寒深雪意浅,颇厌十日晴。东邻买婵娟,一斛明珠轻。借我一面看,诗人岂狂生。

真宰调神化,幽灵应不言。朝云九渊闇,暮霰六花繁。朔吹萦归旆,宾裾载後轩。睢园有客赋,郢曲几人翻。槐座方虚位,锋车伫改辕。愿移盈尺瑞,为雨遍群元。

腾龙纷野马,非雾亦非烟。心共春山远,诗凭淡墨传。

登临陡觉挹尘埃,时有清风飒满怀。螮蝀一条连古岸,玻璃万倾自天来。寒光浩渺轻烟阔,绿玉参差远岫排。南指闽山犹万里,远人归兴正无涯。

四月以後五月前,麦风槐雨黄梅天。君王若道嫌五月,六月炎蒸又何说。水精宫殿冰雪山,芙蕖衣裳菱芡盘。老农背脊晒欲裂,君王犹道深宫热。

句法俊逸清新,词源广大精神。建安才六七子,开元数两三人。

晴日无多雨日多,春藏花底暗消磨。一年尚有几春色,花若飘零春奈何。

一条碧水练铺地,万叠好山屏倚天。

晓天凉露。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看万里、跳龙跃虎。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从来强作游秦计。只有貂裘敝。休论范叔十年寒。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江湖旧日渔竿手。初把黄花酒。且凭洛水送归船。想见淮南秋尽、水如天。

夕阳返照树头明,天外虹收放晚晴。洗尽尘埃初雨过,一蝉飞入绿槐鸣。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东风罨岸进船难。酒醒篆香残。不堪客里无绪,那更晚来寒。思往事,耿无眠。掩屏山。夜深人静,何处一声,月子弯弯。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隗者。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山窗曾记酒樽同,醉量豪于渴饮虹。江海遗愁空惜别,文章小技倦加工。云低雁宕家何在,花暗天台路不通。同是漂零归未得,又惊春尽馆娃宫。

乌帽持觞鬓似银,近前不怕相公嗔。未知此日殷勤意,曾到深村作苦人。

闻道泉人截{左革右登}留,翰林从此去吾州。村中父老相持泣,但祝今侯似故侯。

太守有能政,遥闻如古人。俸钱尽供客,家计常清贫。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辞君走马归长安,忆君倏忽令人老。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孤坟吊遗直,狂暗闵元规。〈卞壶墓在观侧。〉主

万里西风吹幅巾,即今真个是闲人。堆盘菱熟燕脂角,藉藻鲈新淡墨鳞。姥岭蹇驴寻雪径,娥江孤艇系烟津。飘然乐事真当勉,远付十年无此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