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致木犀甚古

老桂枯寒出奇怪,知风何年如许大。
枝枝浑是好西风,粒粒中藏香世界。
幽人高卧崖藓边,野僧肯寄溪云外。
兔惊玉杵夜丁当,鸟嗽辟寒金琐碎。
并令满屋书传香,唤起多生酒诗债。
我今回向语一则,云何赞叹花三昧。
月光童子妙庄严,金粟如来殊胜解。

作品评述

《方老致木犀甚古》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桂枯寒出奇怪,
知风何年如许大。
枝枝浑是好西风,
粒粒中藏香世界。
幽人高卧崖藓边,
野僧肯寄溪云外。
兔惊玉杵夜丁当,
鸟嗽辟寒金琐碎。
并令满屋书传香,
唤起多生酒诗债。
我今回向语一则,
云何赞叹花三昧。
月光童子妙庄严,
金粟如来殊胜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桂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自然界的赞美。诗词以桂花的形态和香气为线索,描述了桂花的美丽和神奇之处,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观和禅宗思想的描绘。

诗词的开篇,老桂枯寒出奇怪,描述了桂花的老枝干在寒冷的季节仍然能够绽放奇异的花朵,表现出桂花的坚韧和生命力。知风何年如许大,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力量和持久之感叹,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变幻不定的景象的思考。

接着,诗词展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和馥郁,将桂花比喻为好西风,将花朵比喻为散发香气的种子,形容了桂花香气的弥漫和世界的美好。这里的西风也可以理解为禅宗思想中的自然力量和智慧的象征。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幽居的人高卧在崖藓边,野僧也愿意将禅宗的智慧寄托于溪云之外。这里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倾慕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交融的思考。

最后两句,通过兔惊玉杵夜丁当和鸟嗽辟寒金琐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声音的敏感和对自然界中微小变化的关注。并令满屋书传香,唤起多生酒诗债,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倡导。

整首诗词通过对桂花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入了禅宗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文世界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禅宗和文化传承的关注和追求。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一束乌薪抵百金,外间风雪政愁阴。履穿东郭先生病,梅老西湖处士吟。青帝未教春满目,玄冥还有岁寒心。蹇驴不踏长安道,恐落泥涂迹愈深。

白露已变霜,孝心竟悲恻。荐衣如念存,拜垅不遑息。带剑蓬池外,兼程困马力。礼毕便当还,於诚乃为得。

桥下四{左木右翁}水,人间六品泉。松陵无鲁望,山茗为谁煎。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灩澦年年似马,太行日日摧车。笑中恐有义甫,泣里难防叔鱼。

人物盛乾淳,东嘉最得人。费江山、几许精神。我已后时犹遍识,君子子、又相亲。秋入塞垣新。风寒上醉痕。万百般、倚靠苍旻。只愿诸贤长寿健,容老我、看闲身。

参佐已能迎刃解,弦歌更整乱丝棼。胡为易地皆驰誉,信是高才本出群。良木更须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仕途似子诚难遇,别语如余敢不勤。

石竹花开照庭石,红藓自禀离宫色。一枝两枝初笑风,猩猩血泼低低丛。常嗟世眼无真鉴,却被丹青苦相陷。谁为根寻造化功,为君吐出淳元胆。白日当午方盛开,彤霞灼灼临池台。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半轮斜月挂岩边,见者多应叹未圆。圆极会如钩样曲,何如此月镇婵娟。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寄兴时。稼穡但凭牛犊健,队晴每付鹁鸪知。讬寻花去将予乐,借卷桐吹实所思。抚景寓言良不浅,春来非是爱吟诗。

饭余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芦荻花寒山月小,西风吹雁又江南。夜谈往事六太息,老觉吾侪七不堪。举世人情如格五,平生分量等朝三。次山亦复漫吾耳,清梦何曾到四参。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庭阴未暝。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留连暮景。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

溪流水尽摇日光,夹岸弱柳千缕长。野鸟深藏但闻语,山花半开初有香。今朝伊川首西路,昔年潏水过南塘。安得春风生两腋,从敦吹到故山傍。

云湿棋枰不堪着,满壑松寒鸟声乐。向来石鼎老弥明,松下无人启玄钥。

闻说湘川路,年年苦雨多。猿啼巫峡雨,月照洞庭波。穷海人还去,孤城雁共过。青山不可极,来往自蹉跎。

社雨燕交飞。不解行人有别离。明月凤凰台上酒,堪思。天阔云昏海树低。风正一帆迟。帘卷芙蓉江上移。去去霜台消息近,谁知。满眼江山

风厉霜严了不知,晚来幽独更多姿。纶巾细漉柴桑酒,坐对疏篱却始宜。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